獨立做決斷-生活
自認為善
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自以為出于善意,實際卻沒有像預想的那樣,最終常常出乎意料地導致相反的結果。其中的原因多種多樣,或許是因為考慮不周,或許是由于方法失當,但仔細分析一下,還是能發(fā)現(xiàn)其中隱藏的玩弄計謀的痕跡。
善意之計也好,惡意之計也罷,計謀終究是計謀。惡意之計固然不可取,即便是善意的計謀,一旦玩弄過度,也如同惡意的計謀一樣,絕不會受到歡迎。也就是說,凡事應以無謀為上。
無謀,從本質而言就是回歸平凡。不過,如果想要理解無謀的真諦,并超越行為、超越思維,讓其以一種自然的形態(tài)體現(xiàn)于自己的言談舉止之間,就需要非同一般的領悟力與修煉。
發(fā)揮靈感
劍手持劍相向而立。這是個令人窒息的時刻。劍身寒光一閃,劈刺,撥擋,飛身躲避,真是迅雷不及掩耳。
其中沒有什么大道理可言。并不是看著對方的劍從右手邊刺來,就考慮是不是從右側將其擋開,然后擺開架勢進行回擊。此時,是一種看不見的靈感驅動全身,讓劍手在瞬間做出相應的反應。這種反應的正確性、合理性無法用一般道理解釋。
靈感,總會給人一種非科學的含糊不清之感。然而,在反復修煉基礎上產(chǎn)生的靈感,卻擁有一般科學所無法匹敵的正確性、合理性,反映出人類修煉的寶貴價值。
許多為世人所稱道的科學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科學家經(jīng)過長期苦心鉆研產(chǎn)生靈感,然后將這些靈感與科學原理相結合進行應用性推進而來的。也就是說,科學與靈感,并非相互矛盾的。
發(fā)號施令
上司吩咐下屬按照自己的設想去做,下屬依令行事,一切有條不紊,對推進工作而言,這是非常重要的。不過,如果人們習慣了聽命于人,一旦沒人發(fā)令就不去行動,也是很麻煩的。這種僵化的模式,無法促進個人或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
就算沒有命令,下屬也可以通過用心揣摩上司的意思,適時恰當?shù)刂鲃油七M工作。只有采取這種靈活的工作模式,才能帶來無限的發(fā)展。
為此,發(fā)令之前,上司首先要耐心傾聽下屬的訴說。傾聽之后是提問。要是發(fā)現(xiàn)下屬與自己的想法存在相異之處,如果是對方有所忽略,就善意提醒其注意,如果是對方?jīng)]有思考到位,就擺事實、講道理。在下屬心領神會的基礎上,上司要果斷下達命令。使下屬信服,是上司高超智慧的體現(xiàn)。而讓下屬不明就里地唯命是從,則是一種僵化模式的體現(xiàn)。
由此可見,發(fā)號施令并非一件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