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偶然故事》讀后感
讀了這本書后,使我感覺到科學并不像人們想象枯燥深奧,高不可攀。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偶然,這偶然造就了許多偉大的科學發現。只要認真觀察,仔細思考,身邊的點點滴滴都是科學。這本書講述了八十一個科學史上的偶然故事,讓我們在輕松閱讀的同時,領略到偶然科學的神奇魅力。讓我們走進這本書去看看吧。1、講課提問的啟示——伽利略發明溫度計。
意大利物理學家在上課時偶然發現罐里的水溫升高時,為什么水會上升?因為水溫升高時體積增大,水位就上升;水位下降時體積減小,水位就下降。通過無數次的試驗,伽利略發明了溫度計。2、貓兒闖禍之后——貝克蘭發明酚醛塑料。比利時化學家貝克蘭發現家里的老鼠很多,就在一只捕鼠器上面放了一些奶酪來誘鼠,然而他家的貓偶然“不小心”差點把自己當成了“老鼠”。把一瓶研究酚醛樹脂的液體打翻了。不偏不倚,正好倒在捕鼠器的奶酪上。第二天,貝克蘭驚奇地發現,昨夜的奶酪莫名其妙地變得光光滑滑的,而液體也變成像石頭一樣堅硬的固體。通過這次偶然事件的啟發,貝克蘭發明了酚醛塑料。
3、老鼠亂竄闖禍之后-—克拉克發明人造血。美國醫學博士克拉克和他的一位助手做生化實驗。一只做實驗用的老鼠逃了出來,偶然地掉在了裝有氟碳化合物的容器里。克拉克嚇了一跳,然后手忙腳亂地去打撈老鼠。他原以為老鼠長時間離開空氣會被淹死,可撈上來一看,它并沒有奄奄一息,而是抖了抖身上的液體就慌忙逃竄而去了。這一偶然的現象引起了克拉克的好奇。于是,他進一步實驗和研究。后來,他成功的發明了人造血。這本書還有很多偶然的故事,例如:貝爾發明電話,雷達的發明,顯微鏡的發明、鉛筆的發明……
這些故事讓我懂得:發明和創造的靈感往往就在偶然的一瞬間,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偶然就在我們身邊,科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