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名言名句
【第1句】: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道德經》第六十五章
【第2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經》
【第3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引自《老子.道德經》
【第4句】:背誦和誦讀試著每天利用早起時間誦讀或背誦一篇古文或英語,比如道德經論語或智慧書,每天花上-分鐘,堅持一年能學會很多東西。
【第5句】: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第6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經》
【第7句】:典出春秋老子《道德經第章》
【第8句】: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經》第六十六章
【第9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經》
【第10句】:(作者簡介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
【第11句】:希言自然。《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第12句】: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正臣。(月日名言)——《道德經》第十八章
【第13句】:em(作者簡介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em
【第14句】: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老子《道德經》
【第15句】:《道德經》說“圣人處上而民不重,民樂推之而不厭。”
【第16句】: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因為在異性面前,男人總喜歡表現自己很男人的一面。這樣也才像個男人,所以大男子主義有時候是必須有的。希言自然。《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第17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道德經》
【第18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經》
【第19句】:你把《道德經》背下來,老子跟你一輩子。你把《孫子兵法》背下來,武圣人跟你一輩子。你把《論語》背下來,孔子曾子跟你一輩子。你把《心經》《金剛經》背下來,佛菩薩跟你一輩子。"
【第20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經》
【第21句】:當人類隔閡泯除,海成為一家時,《道德經》將是一本家傳戶誦的書。——蒲克明
【第22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
【第23句】: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道德經》第六十五章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挫折而產生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只要精神不倒,敢于放手一搏,就有勝利的希望。西點軍校前校長伊.L.班尼迪克
【第24句】: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
【第25句】:朕雖菲材,惟知斯經乃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明太祖(-年在位)《御注道德經》
【第26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經》
【第27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道德經》ile/我只有在工作得很久而還不停歇的時候,才覺得自己的精神輕快,也覺得自己找到了活著的理由。契訶夫
【第28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道德經》第七十二章
【第29句】:老子《道德經》云行百里者半九十。窮人和富人在起步之初幾乎沒有差別,比如同一所大學同一個班級畢業的學生,他們誰比誰強多少呢?差距出現在半路上,前途曲折,希望渺茫,有的人頹然放棄,有的人繼續堅持,于是,強者弱者,窮人富人的差距產生了。富人總是那些堅持到底的人。
【第30句】:第部《道德經》老子(春秋生卒年不詳)
【第31句】: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經》第章
【第32句】:海爾的每年都是一個馬拉松長跑,每天都是一個百米沖刺。如何做事有一個老師孔子的《論語》如何做人有一個老師老子的《道德經》如何參與經營進入市場,還有一個老師孫武的《孫子兵法》。
【第33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道德經》
【第34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經》
【第35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經》
【第36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老子《道德經》
【第37句】: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人類道德論的開山之作。——《道德經的智慧全集》
【第38句】:美是我們所知道的最完備的東西,羅.安.約翰遜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經》
【第39句】: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道德經.第二十八章》
【第40句】: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道德經》第章
【第41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道德經.第八章》
【第42句】:(作者簡介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
【第43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經》
【第44句】: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道德經》第十九章
【第45句】:“每個家庭買一本中國的《道德經》,以幫助解決人們思想上的困惑。”——德國總理施羅德
【第46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經》
【第47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經》
【第48句】: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經.第七章》
【第49句】:&ldquo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道德經.第六十八章》
【第50句】: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