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魏一·楚許魏六城文言文翻譯
戰國策·魏一·楚許魏六城
《楚許魏六城》是創作于戰國時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漢·劉向編著的《戰國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整理的《楚許魏六城》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文言文
楚許魏六城,與之伐齊而存燕。張儀欲敗之,謂魏王曰:“齊畏三國之合也,必反燕地以下楚,楚、趙必聽之,而不與魏六城。是王失謀于楚、趙,而樹怨于齊、秦也。齊遂伐趙,取乘丘,收侵地,虛、頓丘危。楚破南陽九夷,內沛,許、鄢陵危。王之所得者,新觀也。而道涂宋、衛為制,事敗為趙驅,事成功縣宋、衛。”魏王弗聽也。
翻譯
楚國答應給魏國六座城邑,同它一起攻打棄國保存燕國。張儀要破壞這件事,對魏王說:“齊國害怕三國的聯合,一定退還燕國土地來表示屈服楚國,楚國一定會聽從齊國,因而不會給魏國六座城邑。這是大王失策于楚國,而又同齊國、秦國結仇。齊國于是會攻打趙國,攻下乘丘,收復被侵占的土地,虛、頓丘就危險了。楚國攻取南陽九夷,進入沛地,許、鄢陵就危險了。大王所能得到的,只有新觀了。而去往新觀的道路上又要受到宋國、衛國的挾制,伐齊的事失敗了,就要被趙國所驅遺,伐齊的事成功了,能否得到新觀全系于宋國、衛國。”魏王沒有聽從。
作品出處
《戰國策》是西漢·劉向編訂的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書并非一時,書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誰。西漢末劉向編訂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戰國策》善于述事明理,大量運用寓言、譬喻,語言生動,富于文采。雖然書中所記史實和說辭不可盡信,但其仍是研究戰國社會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