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fù)營齋。”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fù)營齋。
【出處】唐·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一》。
【意思翻譯】如今我官高位尊,妻啊,卻只有籌辦祭品,延請僧人,超度你的亡魂。
【全詩】
《遣悲懷三首·其一》
.[唐].元稹.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fù)營齋。
【全詩賞析】
中國歷史上,悼亡詩寫 得較好的有潘岳與元稹,而元稹所有 悼亡詩中,《遣悲懷》被公認(rèn)為最佳, 其情真意切,為后世傳誦不已。
此詩約作于元和四年(809),這 一年,詩人愛妻韋氏因病去世。韋 氏,即韋叢,字蕙叢,太子少保韋夏卿 之幼女,二十歲時嫁與元稹,孰料七 年之后便撒手人寰,遺一女。可以想 見,妻子病亡時僅僅二十七歲,詩人 也不過三十出頭,正是少年夫妻恩愛 之時,卻不料遭此大禍。詩人飽受喪妻之痛,寫下了三首《遣悲懷》,表達(dá) 對亡妻的沉痛哀悼。
第一首,詩人回憶與妻子婚后的艱難歲月。首聯(lián)寫亡妻的出身與婚 嫁狀況。謝公指東晉宰相謝安,以謝安最偏愛的侄女謝道韞借指韋氏,表 明亡妻不但出身于名門世家,而且具有謝道韞的才華品德。可惜她嫁給 了我這個無用之人。黔婁,指春秋時齊國隱士黔婁,他修身清節(jié),安貧樂 道,死后衣不蔽體。詩人以黔婁自喻,主要包括兩層含義:其一是以黔婁 的修身清節(jié)來比喻自己的操守高潔;其二是表明自己也像黔婁一樣,生活 窮困,無力養(yǎng)家。一個名門貴族的小姐,嫁給了一個窮困的書生,其家境 艱難自是可想而知。“百事乖”,既是對亡妻七年艱苦婚姻生活的概括,同 時也表達(dá)詩人對亡妻的愧疚之情。
然而生活還要繼續(xù),更何況詩人還有喝酒的嗜好呢? 沒有衣服,妻子 為自己翻箱倒柜去搜尋,沒有錢,妻子無奈之下只得拔下頭上的金釵拿去 典當(dāng)。《升庵詩話·泥人嬌》云:“俗謂柔言索物曰泥,乃計切,諺所謂軟纏 也。”頷聯(lián)兩句頗有兒女昵語之態(tài),不過這里卻絲毫不見淫媟之語,反倒是 透露出一股濃濃的辛酸。陸時雍《唐詩鏡》卷四六云:“語到真時,不嫌其 煩。梁人作昵媟語,多出一淫;長慶作昵媟語,多出于懇。梁人病重。”這 一評語頗為允當(dāng)。
頸聯(lián)則描繪出妻子艱難持家的賢妻形象。日常只有豆葉之類的野菜 充饑,她卻吃得津津有味;沒有柴燒,她便靠老槐樹下的枯葉當(dāng)薪炊。貧 賤的生活確實難熬,但妻子沒有絲毫怨言,安心持家,默默奉獻(xiàn)。這一切 怎不讓詩人感動萬分,內(nèi)疚萬分呢?
尾聯(lián)將視線轉(zhuǎn)到眼前。此時詩人已是身居高位,俸錢過十萬,本來正 是和妻子享受富貴榮華的時候,可惜她卻永遠(yuǎn)地離開了我,再也看不到我 功成名就的樣子了。現(xiàn)在陰陽相隔,我該如何報答妻子對我的深情厚意 呢?惟有用祭奠與延請高僧超度亡靈的辦法來寄托自己的哀思了。看似 無奈之舉,卻包孕著詩人無法彌補(bǔ)的遺憾與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