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證,字啟中,河東人”閱讀答案與翻譯閱讀答案與翻譯
胡證,字啟中,河東人。父瑱,伯父玫,登進士第。證,貞元中繼登科,咸寧王渾瑊辟為河中從事。自殿中侍御史拜韶州刺史,以母年高不可適遠,改授太子舍 人。襄陽節度使于頔請為掌書記,檢校祠部員外郎。
元和四年,由侍御史歷左司員外郎、長安縣令、戶部郎中。田弘正以魏博內屬,請除副貳,乃兼御史中丞,充魏博節度副使,仍兼左庶子。入遷左諫議大夫。
九年,以黨項寇邊,以證有安邊才略,乃授單于都護、御史大夫、振武軍節度使。前任將帥非統馭之才,邊事曠廢,朝廷故特用證以鎮。十三年,征為金吾大將軍,依前兼御史大夫。十四年,充京西、京北巡邊使,訪其利害以聞。
長慶元年,太和公主出降回紇,詔以本官檢校工部尚書充和親使。舊制以使車出境有行人私覿之禮官不能給召富家子納貲于使者而命之官。及證將行,首請厘革,儉受省費,以絕鬻官之門。行及漠南,虜騎繼至,狼心犬態,一日千狀,欲以戎服變革華服,又欲以王姬疾驅徑路。證抗志不拔,守漢儀,黜夷法,竟不辱君命。使還,拜工部侍郎。
敬宗即位之初,檢校戶部尚書,守京兆尹。數月,遷左散騎常侍。寶歷初,拜戶部尚書、判度支,上表乞免,愿效籓服。二年,檢校兵部尚書、廣州刺史,充嶺南節度使。太和二年,以疾上表求還京師。是歲十月卒于嶺南,時年七十一,廢朝 一日,贈左仆射。
廣州有海之利,貨貝狎至。證善蓄積,務華侈,厚自奉養,童奴數百,于京城修行里起第,連亙閭巷。嶺表奇貨,道途不絕,京邑推為富家。證素與賈餗善,及李訓事敗,禁軍利其財,稱證子溵匿餗,乃破其家。一日之內,家財并盡。軍人執溵入左軍,仇士良命斬之以徇。時溵弟湘為太原從事,忽白晝見綠衣人無首,血流 被地,入于室,湘惡之。翌日,溵兇問至,而湘獲免。
(節選自《舊唐書?列傳?卷一百一十三》)
10、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舊制以使車/出境有行人/私覿之禮官不能給召富家子納貲于使者/而命之官
B.舊制/以使車出境/有行人私覿之禮/官不能給/召富家子納貲于使者而命之官
C.舊制/以使車出境/有行人私覿之禮/官不能給召富家子/納貲于使者而命之官
D.舊制以使車/出境有行人/私覿之禮/官不能給/召富家子納貲于使者而命之官
11、下列對文中文化常識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進士是唐代科舉考試的科目,同明清殿試的進士及第相同。
B.“辟”是征召為官之意,“拜”是授予官職之意,“除”是罷免之意。
C.“元和”、“長慶”、“寶歷”都是皇帝的年號。從漢武帝開始至清朝覆滅,各朝各代基本上都以此紀年。
D.嶺表即嶺外,因為在五嶺之北,所以古人稱嶺外。
12、下列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朝廷本想授予胡證韶州刺史,但由于胡證母親年事已高,他不適合遠行,所以又改任他為太子舍人。
B.胡證在處理邊境事務方面頗具才能。邊疆將帥曠廢防務,而黨項人又入侵邊境,于是朝廷專門讓胡證擔任要職,以主持邊境事務。
C.長慶初年,太和公主外逃投降回紇,胡證因為擔任京西、京北巡邊使,朝廷派他與回紇談判,處理相關事務。
D.胡證擔任檢校兵部尚書和廣州刺史,同時兼任嶺南節度使。但他利用職務之便,靠奇貨牟利,成為京城屈指可數的大富豪。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證抗志不拔,守漢儀,黜夷法,竟不辱君命。使還,拜工部侍郎。(5分)
(2)證善蓄積,務華侈,厚自奉養,童奴數百,于京城修行里起第,連亙閭巷。(5分)
參考答案
10.B。
11.C。
A: 隋唐科舉考試設進士科,錄取后為進士。明清時稱殿試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進士及第。
B: 除: 任命官職:~拜(授官)。~授。~書(授官的詔令)。例句:天監元年,為盱眙太守,還除通直郎。——《梁書· 韋放傳》
D: 特指中國大庾嶺等五嶺 之南,因此又稱為嶺外。
12.C。是因為公主出嫁到回紇,因而胡證充當和親史。
13.
(1)胡證抗爭的意志從未動搖,遵守漢族禮儀,鄙夷北夷的法度,自始至終都不辜負君王的命令。出使歸國,被授予為工部侍郎。(句子流暢,語意明確1分,抗、黜、竟、拜各1分)
(2)胡證擅長積蓄儲存,追求豪華奢侈的生活,自己不僅飲食豐厚,還有數百個童仆奴婢,在京城修路起屋,連通著鄉里民間。(句子流暢,語意明確1分,善、奉養,起第,連亙各1分)
附參考譯文:
胡證,字啟中,是河中河東(今山西永濟)人,父親是胡瑱,伯父是胡玫,都考取進士科。貞元年間,胡證接續(長輩)考上進士科。咸寧王渾瑊征召他來授予其河中從事的官職。從殿中侍御史升官至韶州刺史的時候,因為母親年事已高不能夠到遠的地方去,被改授予太子舍人的官職。襄陽節度使于頔請他做掌書記,擔任檢校祠部員外郎。
元和四年,胡證從侍御史開始,擔任過左司員外郎、長安縣令、戶部郎中等官職。田弘正因為魏博歸附朝廷成為屬國,請求(皇帝)除授副官,于是(胡證)又兼職御史中丞,充當魏博節度副使,還兼任左庶子。又外任調任成為京官左諫議大夫。
元和九年,因為黨項人侵犯邊界,由于胡證有安定邊境的才略,于是授予他單于都護、御史大夫、振武軍節度使的官職。他的上一任將帥并沒有統馭軍隊的才能,荒廢耽誤了防守邊境的事務,因此朝廷特別啟用證來鎮守邊疆。元和十三年,胡證被征為金吾大將軍,照舊仍然兼任御史大夫。元和十四年,又充當京西、京北巡邊使,探問邊疆的利益與害處,讓朝廷知道。
長慶元年,太和公主出嫁到回紇,詔令胡證做本官檢校工部尚書,充當和親使。按照舊時制度,要派遣車輛出境,就有私以禮物拜會出使國國君的禮數,官府拿不出錢來,就召來富家子弟,把繳納的錢帶給使者,以此給他們(富家子弟)官職。等到胡證將要出行的時候,第一次有要求改革,節省錢財,來斷絕買賣官職的途徑。出行到了漠南,回紇騎兵便相繼到達,有著狼犬一樣的心腸和外貌,一天之內就呈現出極多狀態,欲用穿著少數民族衣服來改變漢人穿華服的習慣,又想通過公主極力找到捷徑。但胡證抗爭的意志從未動搖,遵守漢族禮儀,貶下北夷的法度,自始至終都不辜負君王的命令。出使歸國,被授予為工部侍郎。
敬宗剛剛登基的時候,胡證任檢校戶部尚書,守京兆尹的官職。幾個月之后,又被任命為左散騎常侍。寶歷年間初期,又被授予戶部尚書、兼任度支小官,胡證上呈表奏,祈求免除這些,愿意在最遠的邊界效勞朝廷。第二年,擔任檢校兵部尚書、廣州刺史,充當嶺南節度使。太和二年,因為生病上表請求歸還京師。在這一年的十月在嶺南趨勢,當時七十一歲,(因此)皇帝一天不上朝,追贈左仆射的官名。
廣州有臨海的便利,貨物和錢財接連而來。胡證擅長積蓄儲存,追求豪華奢侈的生活,自己不僅飲食豐厚,還有數百個童仆奴婢,在京城修路起屋,連通著鄉里民間。嶺外的珍奇貨物,在(運送的)道路上連綿不絕,京城內外都公推他是富裕人家。胡證向來與賈餗交好,等到李訓的事情敗露后,禁軍貪圖他的財物,就宣稱胡證的兒子胡溵藏匿了賈餗,于是強闖了他的家院。一天之內,家中的錢財全部散盡了。士兵抓捕了胡溵并押進左翼軍,仇士良下令立即斬首示眾。當時胡溵的弟弟胡湘任太原從事一職,忽然在白天見到一個穿著綠色衣服的無頭人,鮮血流淌覆蓋了大地,并流進了房間里,胡湘認為這件事是不詳的。第二天,胡溵的事傳來了,但胡湘卻得以避免(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