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澗原文_《滁州西澗》拼音注釋和譯文
《滁州西澗》正文拼音版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滁州西澗》注釋
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⑵獨憐:唯獨喜歡。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⑶深樹:枝葉茂密的樹。深,《才調集》作“遠”。樹,《全唐詩》注“有本作‘處’”。
⑷春潮: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郊野的渡口。橫:指隨意飄浮。
《滁州西澗》譯文
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唱的黃鸝。
春潮不斷上漲,還夾帶著密密細雨。荒野渡口無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閑地橫在水面。
《滁州西澗》賞析
創作背景
一般認為《滁州西澗》這首詩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韋應物任滁州刺史時所作。他時常獨步郊外,滁州西澗便是他常光顧的地方。作者喜愛西澗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覽至滁州西澗(在滁州城西郊野),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郁的小詩。
展開《滁州西澗》繁體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