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不平則鳴
物不平則鳴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物不平則鳴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物不平則鳴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物不平則鳴 成語發音: wù bù píng zé míng 成語解釋: 平:公平;鳴:發出聲音。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發出不滿的呼聲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成語繁體: 物不平則鳴 常用程度: 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分句;用于書面語 成語結構: 緊縮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義詞: 不平則鳴  不平而鳴  查看更多物不平則鳴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8回:“怨不得芳官,自古道‘物不平則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