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中的好句子摘抄合集三篇
弟子規精美語句
《弟子規》中的“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這句話它充分體現出了做人要講信用,說謊話騙人胡言亂語是不可取的。
一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
《弟子規》
【譯文】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并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還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其他有益的學問。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弟子規》
【譯文】與人相處不斤斤計較財物,怨恨就無從生起。言語能夠包容忍讓,多說好話,不說壞話,忍住氣話,不必要的沖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弟子規》
【譯文】 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
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份
下稱家
《弟子規》
【譯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潔,不必講究昂貴、名牌、華麗。穿著應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場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經濟狀況。
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
《弟子規》
【譯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張張,因為忙中容易出錯,不要畏苦怕難 而猶豫退縮,也不可以草率,隨便應付了事。
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弟子規》
【譯文】借用別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講明,請求允許。如果沒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竊的行為。
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弟子規》
【譯文】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至于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
見人善
即思齊縱去遠
以漸躋
《弟子規》
【譯文】看見他人的優點或善行義舉,要立刻想到學習看齊,縱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決心,逐漸趕上。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輕眥
《弟子規》
【譯文】當你有能力可以服務眾人的時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慮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別人有能力,不能輕視,更不能妒忌。
二一:有余力 則學文
譯文:還有多余的時間與精力的話,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
二:身有傷 貽親憂
譯文: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使身體輕易受到傷害,讓父母親憂慮。
三:親有過 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號泣隨 撻無怨
譯文:父母親有過錯的時候,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勸導時態度要誠懇,聲音必須柔和,并且和顏悅色,(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如果父母不聽規勸,要耐心等待,一有適當時機,例如父母情緒好轉或是高興的時候,再繼續勸導;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氣,此時我們雖難過得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無怨無悔。-----也就是說,父母的話不一定是全對的,孝要孝,不要愚孝,遇事要有自己的見解。
四: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譯文:把身外所用的錢財物品看輕點,少計較,兄弟之間就不會產生怨恨;講話時不要太沖動,傷感情的話要能忍住不說,那么不必要的沖突怨恨就會消失無蹤。----何止兄弟姐妹之間,在社會與人交往也應如此啊!
五: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譯文:長輩呼叫人時,自己聽見了,要替長輩去傳喚,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時,自己應當回來報告長輩,更能進一步請問長輩,有沒有需要幫忙的事情-----在公司,老板特別喜歡這樣的員工。
六: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譯文:稱呼長輩時,不可以直呼長輩的名字,那是不禮貌的行為;在長輩面前,不要表現自己很有才能,藐視長輩----想來三國的楊修沒有讀過《弟子規》吧…
七: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譯文:在長輩面前講話,聲音要低,但是回答的聲音,低到聽不清楚,那也不適當,要和顏悅色,聲音要柔和清楚才好。長輩問話時,要站起回答,眼神注視長輩,不要左右移動----何止是長輩面前,在所有人面前都應該這樣才好。
八: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污穢
譯文:出門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紐扣紐好;襪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貼切,鞋帶要系緊,這樣全身儀容才整齊。脫下來的帽子和衣服應當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隨手亂丟亂放以免弄皺弄臟。----特別去面試的朋友可要認真注意咯!
九: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分 下稱家
譯文: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齊清潔,不在衣服的昂貴華麗,而且要依照自己的身份穿著,也要配合家庭的經濟狀況。
十:步從容 立端正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譯文:走路時腳步要從容不迫,站立的姿勢要端正。進門時不要踩到門檻,站立時要避免身子歪曲斜倚,坐著時不要雙腳展開簸箕,或者是虎琚的樣子,也不要抖腳或搖臀,這樣才能表現優雅怡人的姿態。----這是社交禮儀哦!
十一:寬轉彎 勿觸棱
譯文:走路轉彎時與棱角要遠一點,保持較寬的距離,才不會碰到棱角傷了身體。---司機朋友得特別看清楚這一點才好。
十二: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
譯文: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錯,遇到該辦的事情不要怕困難,而猶豫退縮,也不要輕率隨便而敷衍了事。----你的工作態度你的命運。
十三:借人物 及時還 后有急 借不難
譯文: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歸還,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時,就不會有太多的困難。---信用問題,呵呵。
十四: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譯文:話說得多不如說的少,凡事實實在在,不要講些不合實際的花言巧語,另外,奸邪巧辯的言語,臟不雅的詞句及無賴之徒通俗的口氣,都要切實戒除掉。
十五:見未真 勿輕言 知未的 勿輕傳 事非宜 勿輕諾 茍輕諾 進退錯
譯文:還未看到事情的真相,不輕易發表意見,對于事情了解的不夠清楚,不輕易傳播出去,覺得事情不恰當,不要輕易答應,如果輕易答應就會使自己進退兩難。
十六: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譯文:談吐說話要穩重而且舒暢,不要說得太快太急,或者說得字句模糊不清,讓人聽得不清楚或會錯意。---口才問題,呵呵。
十七: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己 莫閑管
譯文:遇到別人談論別人的是非好壞時,如果與已無關就不要多管閑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如何管?
十八: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 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
譯文:看見他人的優點行為,心中就升起向他看齊的好念頭,雖然目前還差得很遠,只要肯努力就能漸漸趕上。不論大善或小善,都要有思齊的.信心和勵行的勇氣,小善切戒輕呼不做,而行大善的機會來了也要及時把握,盡心盡力勉強而之。
十九:唯德學 唯才藝 不如人 當自礪 若衣服 若飲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譯文:當道德學問和才藝不如他人時,應該自我督促努力趕上,至于穿的衣服和吃的飲食不如他人時,可以不用擔心、郁悶。譯文: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不要自私保守;看到別人有才華,應該多加贊美肯定,不要因為嫉妒而貶低別人。----所謂“賞識教育”也。
二十:無心非 名為錯 有心非 名為惡 過能改 歸于無 倘揜飾 增一辜
譯文:不是有心故意做錯的,稱為過錯;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惡。不小心犯了過錯,能勇于改正就會越改越少,漸歸于無過,如果故意掩蓋過錯,那反而又增加一項掩飾的罪過了。
二十一: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輕訾
二十二:勿諂富 勿驕貧 勿厭故 勿喜新
譯文:對富有的人態度不諂媚求榮;對貧窮的人不表現出驕傲自大的樣子,不厭惡不嫌棄親戚老友,也不一味喜愛新人新朋友。----結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呵呵。
二十三:人不閑 勿事攪 人不安 勿話擾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說
譯文:他人有事,忙得沒有空暇,就不要找事攪亂他;對方身心很不安定,我們就不再用閑言碎語干擾他。別人的短處絕對不要揭露出來,別人有秘密不想讓人知道,我們就不要說出來。----社交禮儀也!
二十四: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揚人惡 即是惡 疾之甚 禍且作
譯文:贊美別人的善行,就等于是自己行善,因為對方知道了,就會更加勉勵行善;宣揚別人的過惡,就等于自己作惡,如果過分的憎惡,就會招來災禍。---千萬不要搬弄是非啊!
二十五:恩欲報 怨欲忘 報怨短 報恩長
譯文:人對我有恩惠,應時時想回報他;不小心和人結了怨仇,應求他人諒解,及早忘掉仇恨,報怨之心停留的時間越短越好,但是報答恩情的心意卻要長存不忘。----以感恩的心生活。
二十六:房室清 墻壁凈 幾案潔 筆硯正
譯文:書房要整理得簡單清潔,四周墻壁保持干凈,書桌清潔干凈,所用的筆和硯臺要擺放端正。----在辦公室上班也應如此。
弟子規語句
《弟子規》這本書的內容,是圣人對學生的訓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長,其次是要對自己謹慎約束,對人誠實可信。處事要博愛民眾,并親近有德行的人。做好了這些如果還有余力,就去學習文化知識。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弟子規語句,歡迎閱讀。
弟子規語句1
【第1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第2句】: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第3句】: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
【第4句】: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第5句】: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第6句】: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第7句】:待婢仆,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第8句】: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第9句】: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第10句】: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第11句】: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第12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第13句】: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第14句】: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第15句】: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第16句】: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第17句】:出則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第18句】: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第19句】: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第20句】: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弟子規語句2
【第1句】: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第2句】: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第3句】: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夜無變)
【第4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第5句】:讀書法,有三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第6句】: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第7句】:衣服脫下后,要放在固定的位置,以免弄臟或找不到,這用《弟子規》中的哪句話可以概括。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第8句】:《弟子規》中的哪句話告訴我們做事情不能太匆忙,否則就容易出錯。(事勿忙,忙多錯)
【第9句】:父母責備我們大部分都是出自愛心,所以我們要做到《弟子規》中的(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第10句】:飯前洗手,飯后漱口,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很重要,這可用《弟子規》中的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來概括。
【第11句】:《弟子規》中告訴我們“把握光陰,及時努力,珍惜青春”的句子是“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第12句】:如果你上課回來遲到了,一定要先敲門,聲音洪亮的喊“報告”,是因為將入門,問孰存。
【第13句】:《弟子規》中說“做人最要緊的'是道德、學問、才干、本領,這些比不上人家,就要不斷勉勵自己,迎頭趕上”的句子是“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
【第14句】:原文中講到“說話最要緊的是要誠實講信用;說謊話,說胡話,都是不可以的”的句子是“詐與妄,奚可焉,話說多,不如少。”
【第15句】:“有余力,則學文。
意思是說平時有時間,應該多看書多學習。
你知道歷史上哪些勤奮好學的人的名字嗎?請寫出兩個:孫敬、蘇秦。”
【第16句】:“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這句話告訴我們重要的書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這樣便于查尋,書看完后,也應放回原處。”
【第17句】:爸爸媽媽教育我們時,我們應該怎么做?“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第18句】:長輩有了疾病,子女應該如何做?“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第19句】:原文中講到“不要隨便答應別人不符合義理的事,否則將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的句子是“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錯。
【第20句】:我們在外邊要注意自己的身體,不要讓自己生病,而且一定不要做違反道德要求的事,因為《弟子規》中說“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第21句】:有些同學現在穿衣很講究品牌,總要讓家長給買名牌,對于這樣的同學,你要用《弟子規》中哪些話勸導他們?“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
【第22句】:在學校出入班級關門的時候,以及走到樓梯拐角處的時候,應時刻內心謹記《弟子規》中的“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這四句,做到不要打擾他人,或是撞傷自己或他人。”
有關愛情的精美語句
開始的時侯,我們就知道,總會有終結。
內心懸念,因為見不到,擔心對方有沒有想念我們 聽不到,見不到的我們,憂慮對方會不忠於我們 只因為不在我們身邊,我們就以為愛會不見 卻不知道,不在身邊的他,不等於不愛你 很多事情,看不到不等於不存在。
孤單是你心里面沒有人!寂寞是你心里有的人卻不在身邊。
毫無征兆地,我的心忽然狠狠地就被撞擊了一下。我以為時光退后這么久,我已把那些前塵舊事統統拋卻,可在這樣一個陽光斑駁的秋日午后,心里再生漣漪。
回憶是抓不到的月光,握緊就變黑。
就讓所有的秘密都緘默成一出沉默舞臺劇。
開始的時侯,我們就知道,總會有終結。
愛情還沒有來到,日子是無憂無慮的;最痛苦的,也不過是測驗和考試。當時覺得很大壓力,后來回望,不過是多么的微小。
愛情能持之以恒才是一件好事;可是,如果在別的方面沒有恒心,那么愛情方面的恒心也就一文不值,毫無意義了。
愛情使人忘記時間,時間也使人忘記愛情。
愛情是用語言很難形容的,還需要自己 親身體驗的,有人說愛情很苦,卻每個人都奢望著他.有人說愛情很甜,卻又為了他流著淚. 愛情的辛酸 只能自己慢慢體會,希望世界上的所有有情人都是會成為比較幸福的戀人,在愛情的道路上勇往直前.遇到屬于自己的愛情,幸福一生。
愛情要完結的時候自會完結,到時候,你不想畫上句號也不行。
愛情永遠不可能是天平。你想在愛情里幸福就要舍得傷心。
愛一個人很難,放棄自己心愛的人更難。
當愛情來臨,當然也是快樂的。但是,這種快樂是要付出的,也要學習去接受失望、傷痛和離別.從此,人生不再純粹。
當你能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飛;當你能夢的時候就不要放棄夢;當你能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愛。
當你真心愛一個人時,那人除了有崇高的才能外,他還有一些可愛的弱點這也是你愛他的重要關鍵。
當香煙愛上火柴時,就注定受到傷害。
而與你有關的那些盛夏光年,就如同我將一個海螺放在耳邊,聽它響奏一曲遙遠而古老的`歌謠。
凡事皆有代價,快樂的代價便是痛苦。
風路過的時候,沒能吹走這個城市太后的灰塵多少次的雨水,從來沒有沖掉你那沉重的憂傷你的憂傷,像我的絕望那樣漫長。
孤單不是與生俱來,而是由你愛上一個人的那一刻開始。
孤單是你心里面沒有人!寂寞是你心里有的人卻不在身邊。
毫無征兆地,我的心忽然狠狠地就被撞擊了一下。我以為時光退后這么久,我已把那些前塵舊事統統拋卻,可在這樣一個陽光斑駁的秋日午后,心里再生漣漪。
回憶是抓不到的月光,握緊就變黑。
就讓所有的秘密都緘默成一出沉默舞臺劇。
內心懸念,因為見不到,擔心對方有沒有想念我們 聽不到,見不到的我們,憂慮對方會不忠於我們 只因為不在我們身邊,我們就以為愛會不見 卻不知道,不在身邊的他,不等於不愛你 很多事情,看不到不等於不存在。
弟子規精美語句
《弟子規》中的“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這句話它充分體現出了做人要講信用,說謊話騙人胡言亂語是不可取的。
一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
《弟子規》
【譯文】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并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還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其他有益的學問。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弟子規》
【譯文】與人相處不斤斤計較財物,怨恨就無從生起。言語能夠包容忍讓,多說好話,不說壞話,忍住氣話,不必要的沖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弟子規》
【譯文】 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
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份
下稱家
《弟子規》
【譯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潔,不必講究昂貴、名牌、華麗。穿著應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場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經濟狀況。
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
《弟子規》
【譯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張張,因為忙中容易出錯,不要畏苦怕難 而猶豫退縮,也不可以草率,隨便應付了事。
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弟子規》
【譯文】借用別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講明,請求允許。如果沒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竊的行為。
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弟子規》
【譯文】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至于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
見人善
即思齊縱去遠
以漸躋
《弟子規》
【譯文】看見他人的優點或善行義舉,要立刻想到學習看齊,縱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決心,逐漸趕上。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輕眥
《弟子規》
【譯文】當你有能力可以服務眾人的時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慮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別人有能力,不能輕視,更不能妒忌。
二一:有余力 則學文
譯文:還有多余的時間與精力的話,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
二:身有傷 貽親憂
譯文: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使身體輕易受到傷害,讓父母親憂慮。
三:親有過 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號泣隨 撻無怨
譯文:父母親有過錯的時候,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勸導時態度要誠懇,聲音必須柔和,并且和顏悅色,(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如果父母不聽規勸,要耐心等待,一有適當時機,例如父母情緒好轉或是高興的時候,再繼續勸導;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氣,此時我們雖難過得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無怨無悔。-----也就是說,父母的話不一定是全對的,孝要孝,不要愚孝,遇事要有自己的見解。
四: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譯文:把身外所用的錢財物品看輕點,少計較,兄弟之間就不會產生怨恨;講話時不要太沖動,傷感情的話要能忍住不說,那么不必要的沖突怨恨就會消失無蹤。----何止兄弟姐妹之間,在社會與人交往也應如此啊!
五: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譯文:長輩呼叫人時,自己聽見了,要替長輩去傳喚,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時,自己應當回來報告長輩,更能進一步請問長輩,有沒有需要幫忙的事情-----在公司,老板特別喜歡這樣的員工。
六: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譯文:稱呼長輩時,不可以直呼長輩的名字,那是不禮貌的行為;在長輩面前,不要表現自己很有才能,藐視長輩----想來三國的楊修沒有讀過《弟子規》吧…
七: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譯文:在長輩面前講話,聲音要低,但是回答的聲音,低到聽不清楚,那也不適當,要和顏悅色,聲音要柔和清楚才好。長輩問話時,要站起回答,眼神注視長輩,不要左右移動----何止是長輩面前,在所有人面前都應該這樣才好。
八: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污穢
譯文:出門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紐扣紐好;襪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貼切,鞋帶要系緊,這樣全身儀容才整齊。脫下來的帽子和衣服應當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隨手亂丟亂放以免弄皺弄臟。----特別去面試的朋友可要認真注意咯!
九: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分 下稱家
譯文: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齊清潔,不在衣服的昂貴華麗,而且要依照自己的身份穿著,也要配合家庭的經濟狀況。
十:步從容 立端正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譯文:走路時腳步要從容不迫,站立的姿勢要端正。進門時不要踩到門檻,站立時要避免身子歪曲斜倚,坐著時不要雙腳展開簸箕,或者是虎琚的樣子,也不要抖腳或搖臀,這樣才能表現優雅怡人的姿態。----這是社交禮儀哦!
十一:寬轉彎 勿觸棱
譯文:走路轉彎時與棱角要遠一點,保持較寬的距離,才不會碰到棱角傷了身體。---司機朋友得特別看清楚這一點才好。
十二: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
譯文: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錯,遇到該辦的事情不要怕困難,而猶豫退縮,也不要輕率隨便而敷衍了事。----你的工作態度你的命運。
十三:借人物 及時還 后有急 借不難
譯文: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歸還,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時,就不會有太多的困難。---信用問題,呵呵。
十四: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譯文:話說得多不如說的少,凡事實實在在,不要講些不合實際的花言巧語,另外,奸邪巧辯的言語,臟不雅的詞句及無賴之徒通俗的口氣,都要切實戒除掉。
十五:見未真 勿輕言 知未的 勿輕傳 事非宜 勿輕諾 茍輕諾 進退錯
譯文:還未看到事情的真相,不輕易發表意見,對于事情了解的不夠清楚,不輕易傳播出去,覺得事情不恰當,不要輕易答應,如果輕易答應就會使自己進退兩難。
十六: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譯文:談吐說話要穩重而且舒暢,不要說得太快太急,或者說得字句模糊不清,讓人聽得不清楚或會錯意。---口才問題,呵呵。
十七: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己 莫閑管
譯文:遇到別人談論別人的是非好壞時,如果與已無關就不要多管閑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如何管?
十八: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 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
譯文:看見他人的優點行為,心中就升起向他看齊的好念頭,雖然目前還差得很遠,只要肯努力就能漸漸趕上。不論大善或小善,都要有思齊的.信心和勵行的勇氣,小善切戒輕呼不做,而行大善的機會來了也要及時把握,盡心盡力勉強而之。
十九:唯德學 唯才藝 不如人 當自礪 若衣服 若飲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譯文:當道德學問和才藝不如他人時,應該自我督促努力趕上,至于穿的衣服和吃的飲食不如他人時,可以不用擔心、郁悶。譯文: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不要自私保守;看到別人有才華,應該多加贊美肯定,不要因為嫉妒而貶低別人。----所謂“賞識教育”也。
二十:無心非 名為錯 有心非 名為惡 過能改 歸于無 倘揜飾 增一辜
譯文:不是有心故意做錯的,稱為過錯;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惡。不小心犯了過錯,能勇于改正就會越改越少,漸歸于無過,如果故意掩蓋過錯,那反而又增加一項掩飾的罪過了。
二十一: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輕訾
二十二:勿諂富 勿驕貧 勿厭故 勿喜新
譯文:對富有的人態度不諂媚求榮;對貧窮的人不表現出驕傲自大的樣子,不厭惡不嫌棄親戚老友,也不一味喜愛新人新朋友。----結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呵呵。
二十三:人不閑 勿事攪 人不安 勿話擾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說
譯文:他人有事,忙得沒有空暇,就不要找事攪亂他;對方身心很不安定,我們就不再用閑言碎語干擾他。別人的短處絕對不要揭露出來,別人有秘密不想讓人知道,我們就不要說出來。----社交禮儀也!
二十四: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揚人惡 即是惡 疾之甚 禍且作
譯文:贊美別人的善行,就等于是自己行善,因為對方知道了,就會更加勉勵行善;宣揚別人的過惡,就等于自己作惡,如果過分的憎惡,就會招來災禍。---千萬不要搬弄是非啊!
二十五:恩欲報 怨欲忘 報怨短 報恩長
譯文:人對我有恩惠,應時時想回報他;不小心和人結了怨仇,應求他人諒解,及早忘掉仇恨,報怨之心停留的時間越短越好,但是報答恩情的心意卻要長存不忘。----以感恩的心生活。
二十六:房室清 墻壁凈 幾案潔 筆硯正
譯文:書房要整理得簡單清潔,四周墻壁保持干凈,書桌清潔干凈,所用的筆和硯臺要擺放端正。----在辦公室上班也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