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里驚蟄的蟄是什么意思
蟄是藏的意思,釋義為動物在冬天潛伏起來,不食不動。
驚蟄節氣的含義
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驚蟄時,斗指丁。太陽黃經為345°。這個節氣表示“立春”以后天氣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里的各種冬眠動物將蘇醒過來開始活動起來,所以叫驚蟄。
這個時期過冬的蟲排卵也要開始孵化。我國部分地區過入了春耕季節。諺語云:“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驚蟄沒到雷先鳴,大雨似蛟龍。”
驚蟄古時候叫“啟蟄”,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這時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這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驚蟄時節吃什么
驚蟄時節,乍暖還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還因氣候比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
所以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時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以增強體質抵御病菌的侵襲。
驚蟄有什么講究
驚蟄為仲春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據說,慢慢的也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也即“打小人”的前身。很多人都將“打小人”神化,其實此純粹是在中國民間習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過拍打代表對頭人的紙公仔,驅趕身邊的小人瘟神,宣泄內心的不滿,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存在著小人為非作歹。
《24節氣里驚蟄的蟄是什么意思》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