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生讀書節手抄報圖片實用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生讀書節手抄報圖片篇一
著名作家巴金的讀書方法十分奇特,因為他是在沒有書本的情況下進行的。讀書而無書的確算得天下一奇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不受條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時間。巴金列舉了個例子: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列寧格勒長期被德軍包圍的時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記中寫著“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類的句子。當時沒有電,也沒有蠟燭,整個城市實行燈火管制,她不能讀書,而是在黑暗中靜坐回憶書中的情節。托爾斯泰的小說幫助她度過了那些恐怖的黑夜。這個事例說明,在一切不具備正常讀書條件的情況下都可以“讀書”。
(2)溫故而知新。通過回憶,將過去讀過的書拿出來一點點地咀嚼,就象牛反芻一樣,能進一步消化吸收。每回憶一次都會有新的理解,新的認識,新的收獲。
(3)能夠不斷地從已讀過的書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說:“我現在跟疾病作斗爭,也從各種各樣的作品中得到鼓勵……即使在病中我沒有精神閱讀新的作品,過去精神財富的積累也夠我這有限余生消耗的。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熱。”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家喻戶曉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愛國主義思想家、著名學者顧炎武最先提出的。
顧炎武自幼勤學。他6歲啟蒙,10歲開始讀史書、文學名著。11歲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讀完《資治通鑒》,并告誡說:“現在有的人圖省事,只瀏覽一下《綱目》之類的書便以為萬事皆了了,我認為這是不足取的。”這番話使顧炎武領悟到,讀書做學問是件老老實實的事,必須認真忠實地對待它。顧炎武勤奮治學,他采取了“自督讀書”的措施:首先,他給自己規定每天必須讀完的卷數;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讀完后把所讀的書抄寫一遍。他讀完《資治通鑒》后,一部書就變成了兩部書;再次,要求自己每讀一本書都要做筆記,寫下心得體會。他的一部分讀書筆記,后來匯成了著名的《日知錄》一書;最后,他在每年春秋兩季,都要溫習前半年讀過的書籍,邊默誦,邊請人朗讀,發現差異,立刻查對。他規定每天這樣溫課200頁,溫習不完,決不休息。
初中生讀書節手抄報圖片篇二
1.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2. 讀書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4. 一日無書,百事荒廢。——陳壽
5.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6.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7.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8.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9. 一日不讀口生,一日不寫手生。
10. 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高爾基
11.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2. 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達爾文
13.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14.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15. 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歌德
16. 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笛卡兒
17. 學習永遠不晚。——高爾基
18. 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雨果
19.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
20.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若禪
21.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
22. 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藏克家
23.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24.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銅匙。——列夫托爾斯泰
25.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6.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學,如炳燭之光。——劉向
27.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28. 讀書給人以快樂、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干。——培根
29. 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30.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