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生的雅思寫作四大弊病
近年來,中國 雅思考生的英文水平逐漸提高,但是寫作始終是提高最慢、最艱難的一個環節。很多考生、甚至是培訓學校的老師都誤認為寫作=語法+詞匯,以為沒有語法錯誤、詞匯量大就是寫作高手。其實,他們忽略了雅思考試甚至是全球整個英語教學系統中考核寫作能力的真正標準。以下按照雅思官方評分標準的四個部分來一一剖析中國雅思考生寫作的四大弊病。
病癥之一:不能有效完成寫作任務
典型癥狀:背誦所謂模板、照搬范文,造成文不對題;開頭冗長,言之無物;通篇內容空洞,未能按照題目的要求進行描述和歸納或論述。
主要病因:
一是受到中文寫作思維慣性的影響,許多考生習慣把文章的開篇寫得很華麗,但一大段話繞來繞去卻并沒有進入主題,又或者是因為受到誤導而依賴模板、范文內的格式和句型,卻忽略了考試題目中實際的作文要求而導致說廢話。中文里這種由大及小、由遠及近的迂回做法常導致觀點不清晰,從評分標準的第一點來說,基本上屬于是無用功。英文采用直線型切題的寫作方式,開門見山很重要,把最重要的觀點放在最前面,然后輔助以數據、論據等,這樣可以確保在有限的篇幅和時間內完成溝通的交流目的。
二是考生未能準確領悟題目的要求,導致寫作起來不切題,也就無從完成寫作任務。
按照官方資料的說法,小作文要求考生能否有效地找到信息中關鍵的內容并對之進行描述和寫作,考的是描述能力。在短短的150字左右的篇幅內,如果要把圖表內的每個信息都進行描述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關鍵的是要把這些信息分組,然后挑出最重要的信息突出表述,最后進行歸納總結、簡述趨勢。
大作文方面,官方資料說考察論點是否切中題目的要求、論證過程是否完整、論點是否得到了論據的支持;考生的觀點是否清晰和有效,考的是論述能力。其實,任何考試作文題考的都是寫作能力,而不是考你的觀點有多么正確。正所謂論之有據,中文寫作如此,英文寫作也不例外,但中國考生往往落入費盡心思挖論點的誤區,而忽略了使用論據來證明自己的論點。此外,要把觀點表述得清晰有效也很考功夫。英文寫作中注重言簡意賅,特別是在篇幅有限的考試寫作的環境下,更需要考生將自己的觀點提綱挈領地表述出來,并通過使用主題句或者是標志性詞匯來清晰明了地指示出自己的觀點。
對癥下藥:
平時多進行英文閱讀,重點可以看看兩類文章,一是經濟類的,看看人家是如何把數據進行分組、對比、歸納的,二是觀點性的,學習人家如何呈現和分析觀點。最關鍵的是不要光看就算,要做有心人,把文章中實用性的句式、詞匯、表達方法摘抄下來,這樣才能日后為我所用。
在考試的時候不要吝惜分析題目的時間,花5分鐘好好看清題目要求,把握好寫作任務到底是什么特別是大作文,把文章稍作計劃再開始下筆,這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病癥之二:缺乏連貫性、邏輯混亂
典型癥狀:東一句,西一句,句子之間沒有關聯;分段能力欠缺,不能把一個主題或觀點的內容集中在一個段落;很少使用關聯詞、標志性詞匯,組織比較松散。
主要病因:
在考試時間的壓力下,許多考生都匆忙下筆,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導致整個文章結構松散,即便是字字珠璣,但也讓閱讀者很難找到句與句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讀起來費盡,那么通過寫作達到交流的目的也就無從談起。
中文里很少或幾乎不用形式連接手段,只是將句與句排列起來,依賴語義讓讀者去了解其內在關系,所以中國考生的文章常給人以條例不清的印象。英文寫作則注重語句之間的連貫性和邏輯關聯,其表現形式就是使用關聯詞、標志性詞匯,它們是把散落的珍珠串起來的細線。現在許多考生逐漸注意到了這個方面,不過偏向集中在段落之間,但在句際、句內的邏輯關系連接尚比較缺乏,只是簡單地套用中文句法,句際句內用逗號而非關系詞連接,導致句法出錯而被扣分。
對癥下藥:
在學術環境下使用的文體上都還是講究一定的格式和規范的,雅思的兩個寫作題也是如此。注重理清寫作的思路要從平時練起,建議考生在平時練習的時候不要光注重寫,也要注重分析自己的文章回過頭來看看有沒有哪些句子可以重組、哪些地方需要加上關聯詞/標志性詞匯來加強連貫性。
在考試的時候,考生下筆之前應該先計劃一下寫作思路,花點時間把文章的架構搭好:如有很多信息點或觀點,一定要好好歸納一下,形成最重要的三四個,然后安排次序先寫/論什么、再寫/論什么,依此類推,這樣下筆之后不至于雜亂無章。
病癥之三:詞匯來源貧乏、使用不當
典型癥狀:詞匯貧乏,重復使用;刻意使用生僻詞匯;對同義詞、近義詞的詞義掌握不到家,導致用詞不當;詞組搭配錯誤。
主要病因:
細看雅思官方評分標準,考生使用的詞匯是否廣泛、準確、且適合這一部分寫作的要求,可見廣泛和精確猶如一個蹺蹺板,兩邊都要兼顧平衡。雅思考試沒有詞庫,注重同義替換和用詞準確,這在雅思閱讀和聽力中都有充分的體現,寫作也不例外。
眼下中國考生在詞匯方面確是在走兩個極端,要不就是詞匯匱乏,翻來覆去都是使用同樣的詞匯,缺乏同義替換的能力,要不就是詞匯量比較大,有意識地在文章中堆砌一些大詞、生詞,但實際上是用詞不當。
還有另外一個考生比較容易忽視的是詞組的搭配。很多時候考生知道要用什么詞,但在組成詞組的時候卻一知半解,最終還是出錯。比如大家都知道一日三餐怎么說,但與之搭配的動詞究竟是什么卻常被忽略。
對癥下藥:
詞匯貴精不貴多。平時在學習詞匯的時候,考生可以考慮分寫作話題積累相關詞匯和句型,力求做到用詞準確,避免重復。
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記住詞義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要把一個詞的用法學到位,必須與字典為友,仔細察看英文意義,了解字面意思、引申義,掌握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等詞形變化,摘抄下與之搭配的詞組,尊重英文思維產生的約定俗成的用法,最后自己再造一個句子進行練習,這樣才在用的時候避免出錯。
病癥之四:語法簡陋、運用不當
典型癥狀:過于依賴作文模板,句法結構千篇一律;一味使用復雜的英文語法,為了追求長句子而不切實際地使用從句,卻導致主語與動詞之間的不一致;不會正確使用英文的標點符號。
主要病因:
與詞匯類似,雅思官方對語法的要求考生使用的語法結構是否多樣、準確、且適合這一部分寫作的要求也體現出多樣與準確之間的平衡關系。全部是簡單句、沒有語法錯誤不行,通篇是長句、錯誤百出也不行。一篇從頭到尾都是簡單句型的文章,或到處都是語法錯誤的文章,很難想像其作者的語言能力能夠高到哪去。
提高英文寫作能力,熟悉英文句法的形式很重要。中文句式結構呈流散鋪排式,常常省略了主語或只用人們、我們這樣的敘話主語,而英文句式結構呈主從扣接式,有嚴謹的主謂結構,如果不能把這種造句的思維調整過來,英文寫作還是會Chinglish。中國考生常見的語法錯誤,從大的方面說包括時態錯誤、主謂不一致、謂語缺失、從句使用錯誤,從細節方面還有介詞搭配不當、沒有使用或錯誤使用冠詞、不會使用英文的標點符號等等。無論是大是小,都是語法錯誤,一樣會讓你的寫作能力大打折扣。
對癥下藥:
要擺脫Chinglish,考生在平時寫作中多練習使用從句和非謂語動詞,注意句式的變化,積累各種句型和短語。在閱讀文章時如果發現好的句式,也不妨摘抄下來自己分析一下。提高語法的準確性,不要光看大的方面,也要注重細節,可以和同學交換寫作練習互相改語法,這也是練習和提高語法的一個好方法。
在考試的過程中一定要留出時間要檢查語法,針對上文談到的常見語法錯誤,認真細心地過一遍,提高語法使用的準確性。
The British Council is the United Kingdoms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for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nd cultural relations. We are a registered charity; 209131 SC037733 . We build engagement and trust for the UK through the exchange of knowledge and ideas between people worldwide.
This message is for the use of the intended recipient only.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message in error, please notify the sender and delete it. The British Council accepts no liability for loss or damage caused by software viruses and you are advised to carry out a virus check on any attachments contained in this message.
近年來,中國 雅思考生的英文水平逐漸提高,但是寫作始終是提高最慢、最艱難的一個環節。很多考生、甚至是培訓學校的老師都誤認為寫作=語法+詞匯,以為沒有語法錯誤、詞匯量大就是寫作高手。其實,他們忽略了雅思考試甚至是全球整個英語教學系統中考核寫作能力的真正標準。以下按照雅思官方評分標準的四個部分來一一剖析中國雅思考生寫作的四大弊病。
病癥之一:不能有效完成寫作任務
典型癥狀:背誦所謂模板、照搬范文,造成文不對題;開頭冗長,言之無物;通篇內容空洞,未能按照題目的要求進行描述和歸納或論述。
主要病因:
一是受到中文寫作思維慣性的影響,許多考生習慣把文章的開篇寫得很華麗,但一大段話繞來繞去卻并沒有進入主題,又或者是因為受到誤導而依賴模板、范文內的格式和句型,卻忽略了考試題目中實際的作文要求而導致說廢話。中文里這種由大及小、由遠及近的迂回做法常導致觀點不清晰,從評分標準的第一點來說,基本上屬于是無用功。英文采用直線型切題的寫作方式,開門見山很重要,把最重要的觀點放在最前面,然后輔助以數據、論據等,這樣可以確保在有限的篇幅和時間內完成溝通的交流目的。
二是考生未能準確領悟題目的要求,導致寫作起來不切題,也就無從完成寫作任務。
按照官方資料的說法,小作文要求考生能否有效地找到信息中關鍵的內容并對之進行描述和寫作,考的是描述能力。在短短的150字左右的篇幅內,如果要把圖表內的每個信息都進行描述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關鍵的是要把這些信息分組,然后挑出最重要的信息突出表述,最后進行歸納總結、簡述趨勢。
大作文方面,官方資料說考察論點是否切中題目的要求、論證過程是否完整、論點是否得到了論據的支持;考生的觀點是否清晰和有效,考的是論述能力。其實,任何考試作文題考的都是寫作能力,而不是考你的觀點有多么正確。正所謂論之有據,中文寫作如此,英文寫作也不例外,但中國考生往往落入費盡心思挖論點的誤區,而忽略了使用論據來證明自己的論點。此外,要把觀點表述得清晰有效也很考功夫。英文寫作中注重言簡意賅,特別是在篇幅有限的考試寫作的環境下,更需要考生將自己的觀點提綱挈領地表述出來,并通過使用主題句或者是標志性詞匯來清晰明了地指示出自己的觀點。
對癥下藥:
平時多進行英文閱讀,重點可以看看兩類文章,一是經濟類的,看看人家是如何把數據進行分組、對比、歸納的,二是觀點性的,學習人家如何呈現和分析觀點。最關鍵的是不要光看就算,要做有心人,把文章中實用性的句式、詞匯、表達方法摘抄下來,這樣才能日后為我所用。
在考試的時候不要吝惜分析題目的時間,花5分鐘好好看清題目要求,把握好寫作任務到底是什么特別是大作文,把文章稍作計劃再開始下筆,這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病癥之二:缺乏連貫性、邏輯混亂
典型癥狀:東一句,西一句,句子之間沒有關聯;分段能力欠缺,不能把一個主題或觀點的內容集中在一個段落;很少使用關聯詞、標志性詞匯,組織比較松散。
主要病因:
在考試時間的壓力下,許多考生都匆忙下筆,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導致整個文章結構松散,即便是字字珠璣,但也讓閱讀者很難找到句與句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讀起來費盡,那么通過寫作達到交流的目的也就無從談起。
中文里很少或幾乎不用形式連接手段,只是將句與句排列起來,依賴語義讓讀者去了解其內在關系,所以中國考生的文章常給人以條例不清的印象。英文寫作則注重語句之間的連貫性和邏輯關聯,其表現形式就是使用關聯詞、標志性詞匯,它們是把散落的珍珠串起來的細線。現在許多考生逐漸注意到了這個方面,不過偏向集中在段落之間,但在句際、句內的邏輯關系連接尚比較缺乏,只是簡單地套用中文句法,句際句內用逗號而非關系詞連接,導致句法出錯而被扣分。
對癥下藥:
在學術環境下使用的文體上都還是講究一定的格式和規范的,雅思的兩個寫作題也是如此。注重理清寫作的思路要從平時練起,建議考生在平時練習的時候不要光注重寫,也要注重分析自己的文章回過頭來看看有沒有哪些句子可以重組、哪些地方需要加上關聯詞/標志性詞匯來加強連貫性。
在考試的時候,考生下筆之前應該先計劃一下寫作思路,花點時間把文章的架構搭好:如有很多信息點或觀點,一定要好好歸納一下,形成最重要的三四個,然后安排次序先寫/論什么、再寫/論什么,依此類推,這樣下筆之后不至于雜亂無章。
病癥之三:詞匯來源貧乏、使用不當
典型癥狀:詞匯貧乏,重復使用;刻意使用生僻詞匯;對同義詞、近義詞的詞義掌握不到家,導致用詞不當;詞組搭配錯誤。
主要病因:
細看雅思官方評分標準,考生使用的詞匯是否廣泛、準確、且適合這一部分寫作的要求,可見廣泛和精確猶如一個蹺蹺板,兩邊都要兼顧平衡。雅思考試沒有詞庫,注重同義替換和用詞準確,這在雅思閱讀和聽力中都有充分的體現,寫作也不例外。
眼下中國考生在詞匯方面確是在走兩個極端,要不就是詞匯匱乏,翻來覆去都是使用同樣的詞匯,缺乏同義替換的能力,要不就是詞匯量比較大,有意識地在文章中堆砌一些大詞、生詞,但實際上是用詞不當。
還有另外一個考生比較容易忽視的是詞組的搭配。很多時候考生知道要用什么詞,但在組成詞組的時候卻一知半解,最終還是出錯。比如大家都知道一日三餐怎么說,但與之搭配的動詞究竟是什么卻常被忽略。
對癥下藥:
詞匯貴精不貴多。平時在學習詞匯的時候,考生可以考慮分寫作話題積累相關詞匯和句型,力求做到用詞準確,避免重復。
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記住詞義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要把一個詞的用法學到位,必須與字典為友,仔細察看英文意義,了解字面意思、引申義,掌握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等詞形變化,摘抄下與之搭配的詞組,尊重英文思維產生的約定俗成的用法,最后自己再造一個句子進行練習,這樣才在用的時候避免出錯。
病癥之四:語法簡陋、運用不當
典型癥狀:過于依賴作文模板,句法結構千篇一律;一味使用復雜的英文語法,為了追求長句子而不切實際地使用從句,卻導致主語與動詞之間的不一致;不會正確使用英文的標點符號。
主要病因:
與詞匯類似,雅思官方對語法的要求考生使用的語法結構是否多樣、準確、且適合這一部分寫作的要求也體現出多樣與準確之間的平衡關系。全部是簡單句、沒有語法錯誤不行,通篇是長句、錯誤百出也不行。一篇從頭到尾都是簡單句型的文章,或到處都是語法錯誤的文章,很難想像其作者的語言能力能夠高到哪去。
提高英文寫作能力,熟悉英文句法的形式很重要。中文句式結構呈流散鋪排式,常常省略了主語或只用人們、我們這樣的敘話主語,而英文句式結構呈主從扣接式,有嚴謹的主謂結構,如果不能把這種造句的思維調整過來,英文寫作還是會Chinglish。中國考生常見的語法錯誤,從大的方面說包括時態錯誤、主謂不一致、謂語缺失、從句使用錯誤,從細節方面還有介詞搭配不當、沒有使用或錯誤使用冠詞、不會使用英文的標點符號等等。無論是大是小,都是語法錯誤,一樣會讓你的寫作能力大打折扣。
對癥下藥:
要擺脫Chinglish,考生在平時寫作中多練習使用從句和非謂語動詞,注意句式的變化,積累各種句型和短語。在閱讀文章時如果發現好的句式,也不妨摘抄下來自己分析一下。提高語法的準確性,不要光看大的方面,也要注重細節,可以和同學交換寫作練習互相改語法,這也是練習和提高語法的一個好方法。
在考試的過程中一定要留出時間要檢查語法,針對上文談到的常見語法錯誤,認真細心地過一遍,提高語法使用的準確性。
The British Council is the United Kingdoms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for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nd cultural relations. We are a registered charity; 209131 SC037733 . We build engagement and trust for the UK through the exchange of knowledge and ideas between people worldwide.
This message is for the use of the intended recipient only. If you have received this message in error, please notify the sender and delete it. The British Council accepts no liability for loss or damage caused by software viruses and you are advised to carry out a virus check on any attachments contained in this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