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傳染病瘧疾題庫 中醫內科學 瘧疾模板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傳染病瘧疾題庫 中醫內科學 瘧疾篇一
導讀:有目標的人生才有方向有規劃的人生才更精彩。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于傳染病內科主治醫師瘧疾章節練習題,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繼續關注考試網!
1、瘧疾患者并發黑尿熱常與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酶缺乏有關。( )
2、疾病發病及癥狀的嚴重程度主要取決于原蟲血癥的數量。 ( )
3、感染人類的瘧原蟲有3種,即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和惡性瘧原蟲。 ( )
1、輸血瘧疾只有紅細胞內期,故治療后無_____.
2、臨床疑似瘧疾而多次血片檢查未發現瘧原蟲者,可用_____檢查來診斷。
3、控制瘧疾發作首選_____,防止瘧疾復發的藥物是_____,目前較好的預防藥是_____。
4、瘧疾發作的典型臨床經過包括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用氯喹治療瘧疾時_____和_____慎用,_____禁用。
6、感染人類的瘧原蟲有4種,即間日瘧原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瘧原蟲在人體內的發育分_________和_________ 兩期,確立瘧疾診斷的簡便易行的
實驗室檢查是______________。
8、瘧疾的傳播媒介是______,間日瘧和三日瘧復發的根源是因為存在____________。
9、瘧疾的典型發作是紅細胞內的._____、_____進入血流引起。
1、復發
2、黑尿熱
1、試述瘧原蟲在人體內的發育經過:
2、試述常見的間日瘧的主要臨床特點:
1、如何進行抗瘧原蟲治療?
1、羅某,男性,38歲,患者于某年7月18日前往海南省樂東縣某林場探親,在該林場山上住有10余天,于8月15日發病,急起畏寒、寒戰,加蓋厚棉被后仍感極為寒冷,哆嗦不止,20分鐘后體溫開始升高,達40℃,2小時后熱退發汗,感頭痛、疲乏。以上癥狀隔日發作一次。查體發現口唇較蒼白,脾右肋緣下2cm。自服感冒藥無效。于8月19日再次發作時在當地醫院做外周靜脈血厚血涂片檢查,發現紅細胞中有環狀體。血常規檢查紅細胞數顯著減少。試述診斷及其依據;如何治療?
一、判斷題
1、√ 2、√ 3、×
二、填空題
1、復發 2、骨髓涂片 3、氯喹 伯氨喹啉 乙胺嘧啶 4、寒戰,高熱,大汗
5、老年人 心臟病者 孕婦 6、卵形瘧原蟲,三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
7、紅細胞外期,紅細胞內期,血涂片檢瘧原蟲 8、按蚊,遲發型子孢子
9、裂殖子 代謝產物 體溫調節中樞;
三、名詞解釋
1、復發是由寄生于肝細胞內的遲發型子孢子引起的,只見于間日瘧和卵形瘧,多見于病愈后的3-6月。
2、黑尿熱,亦稱溶血性尿毒綜合征,是大量被瘧原蟲寄生的紅細胞在血管內裂解,可引起高血紅蛋白血癥,出現腰痛、醬油色尿,嚴重者可出現中度以上貧血、黃疸,甚至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也可由抗瘧藥物所誘發,如伯氨喹。
四、論述題
1、答案要點 瘧原蟲在人體內的發育分肝細胞內的發育和紅細胞內的發育二個階段。
⑴ 紅細胞外期 當唾腺中帶有成熟子孢子的雌性按蚊刺吸人血時,子孢子隨唾液進入人體,隨血流侵入肝細胞,攝取肝細胞內營養,發育并裂體增殖,形成裂殖體。成熟的裂殖體內含數以萬計的裂殖子。肝細胞脹破,散出裂殖子,釋放的裂殖子侵入紅細胞,開始紅細胞內期的發育。
⑵ 紅細胞內期 裂殖子從肝細胞釋放出來,進入血流后很快侵入紅細胞,先形成環狀體,然后攝取營養,生長發育,分裂增殖,經大滋養體、未成熟裂殖體,最后形成含有一定數量的成熟裂殖體。紅細胞破裂后,裂殖子釋出,一部分裂殖子被吞噬細胞消滅;其余部分裂殖子再侵入其他正常紅細胞,重復裂體增殖過程。
2、答案要點 間日瘧典型發作常呈隔日的發作,可分為:
⑴ 寒戰期 突起畏寒,寒戰,面蒼白,唇指發紺,脈速有力。寒戰持續10min至2h;
⑵ 高熱期 寒戰開始后,體溫迅速上升,常達40℃或更高。全身酸痛,口渴,煩躁甚至譫妄,面色潮紅,皮膚干熱,脈搏有力,此期持續2~6小時
⑶ 大汗期 高熱后期全身大汗淋離,大汗后體溫驟降至正?;蛘R韵?/p>
⑷ 間歇期 在兩次典型發作之間有緩解間歇期,癥狀緩解,可有乏力。
五、問答題
1、如何進行抗瘧原蟲治療?
答案要點
抗瘧原蟲治療包括控制癥狀發作、防止復發和傳播及預防三部分。
控制癥狀發作及防止復發的用藥原則:
⑴ 一般瘧疾的治療 磷酸氯喹+伯氨喹。
⑵ 耐藥性瘧疾的治療 可選用甲氟喹、磷酸咯萘啶、青蒿素類,同時加服伯氨喹。
⑶ 兇險型瘧疾的治療 可選用磷酸氯喹注射劑、鹽酸奎寧注射劑、磷酸咯萘啶或青蒿琥酯注射劑作靜滴或鼻飼,清醒后加服伯氨喹。
(4) 預防性服藥可選用氯喹、甲氟喹或乙胺嘧啶。
六、病例分析
1、答案要點:
此例患者的臨床表現符合典型的瘧疾發作,因此應診斷瘧疾,依據是:
⑴ 流行病學資料 發病時處在瘧疾的高發區(海南山區),時間也是瘧疾高發的夏季。(5分)
⑵ 隔日發作的寒戰、高熱、繼而熱退大汗的典型瘧疾臨床經過;貧血貌,脾大體征。(5分)
⑶ 實驗室檢查依據 發現紅細胞中的瘧原蟲(環狀體可能就是瘧原蟲的小滋養體),血液中紅細胞數減少。
(4)治療可選擇磷酸氯喹或青蒿素控制發作,繼以伯氨喹防止復發。發熱、頭痛等予對癥處理。
s("content_relate");【傳染病內科主治醫師瘧疾章節練習題】相關文章:
傳染病內科主治醫師瘧疾章節選擇題
07-26
傳染病內科主治醫師麻疹章節練習題
07-26
傳染病內科主治醫師霍亂章節練習題
07-25
傳染病內科主治醫師猩紅熱章節練習題
07-29
傳染病內科主治醫師狂犬病章節練習題
07-25
傳染病內科主治醫師病毒性肝炎章節練習題
07-29
傳染病內科主治醫師流行性乙型腦炎章節練習題
07-25
傳染病內科主治醫師鉤端螺旋體章節練習題
07-24
傳染病內科主治醫師腎綜合征出血熱章節練習題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