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坑塘草魚怎么釣?精選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坑塘草魚怎么釣?篇一
醫學檢驗技術畢業論文致謝推薦度: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畢業論文致謝推薦度:
論文后記推薦度:
美術的論文推薦度:
論文自述推薦度:
相關推薦
安陽縣淡水養殖有限公司2024年引進純系抗病草魚在坑塘進行粗放養殖試驗,獲得較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養殖試驗情況如下:
坑塘水域面積200畝,水源來自于上游水庫,系農田灌溉用水,水質清新無污染,微流水,溶氧充足,坑塘寬40~50m,深度3~4m,東西走向,一側是雜草叢生的灌木叢。
4月15日投放抗病草魚種5.8萬尾(2350kg)到坑塘內,規格為24~26尾/kg。魚種放養前用食用鹽20袋(200g/袋)帶水對魚體浸浴消毒10~20min,濃度為3%~4%。坑塘內已有2024年投放的500kg鰱鳙魚,因水域面積較大、水體深,未曾捕撈過。
草魚放養后第3天開始投餌,投餌方式分為2種:一種是架設投餌機,投喂顆粒飼料;另一種是在坑塘旁種植牧草,投喂牧草及野生澀拉秧、少許狗尾巴草。將坑塘旁的灌木叢開荒種植一年可刈割6~8次左右的牧草,野生的澀拉秧也較多,配少許生長的狗尾巴草,作為純系抗病草魚種的草飼料;購進正規廠家的草魚顆料飼料作為純系抗病草魚的精飼料。二者結合的投喂方式促進草魚種的快速健康生長,對魚病防治、提高草魚品質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純系抗病草魚與傳統草魚相比,具有抗病能力強、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等優勢,放養的抗病草魚發病少,在養殖過程中,只出現了兩次魚病情況:6月15日發現魚體上出現了似拉網、運輸過程中創傷引起的脫鱗、赤皮等癥狀,采取對投餌區潑灑“荃福”漁藥,每天1次,連用3天,癥狀逐漸消失,有少許死魚。7月8號觀察發現有的.草魚體色發黑、獨游,解剖發現腸道有炎癥,采取對投餌區灑投中草藥三黃粉、三維合劑,每天1次,連用6天,癥狀消失。
經過6個月的養殖,草魚個體平均1.25~1.5kg,期間共撈出死魚約15kg,成活率按75%計算(考慮到坑塘內可能存在肉食性魚及其他傷亡),產量5.87萬kg。本年度草魚價格低迷,按保守價10元/kg計算,可獲產值58.7萬元。除去苗種(2350×10元/kg=2.35萬元)、漁藥(0.1萬元)、精飼料(20×3250元/噸=6.5萬元)、人工工資(1.2萬元)、捕撈費(1.5萬元)、水電費及其他(0.2萬元)等費用合計11.85萬元,鰱、鳙魚忽略不計,可獲凈利46.85萬元,經濟效益可觀。
1.對于投餌,堅持粗、精飼料搭配,以草魚吃到七分飽為度,既提高了飼料的利用率,避免浪費,又利于草魚的腸道消化吸收,避免腸炎病的發生。少吃一口對生長影響不會太大,但多吃了得腸炎病需用藥還不攝食且恢復需要多天就會影響生長,得不償失。
2.魚病防治遵循“有病早治、無病預防”的原則。每年的草魚養殖都會有大量死魚的現象,大家都司空見慣,能當年養成1.5kg,足見其生長快速。一是防病做得到位,能及時發現魚情采取對應措施,避免損失;二是抗病草魚名副其實,給藥能治好,不似傳統草魚,病來如山倒,沒的治,瞪眼看著魚死。
3.“三分養、七分管”,管理很重要。時常巡視坑塘,及時發現異常及時應對。魚長到多大規格該投喂多大粒徑的飼料、是否增加投喂量、增加多少等,都能適時掌握,實時調整,發現病情及時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損失。
4.從經濟效益分析看出,坑塘粗放抗病草魚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同時有效利用水資源,保護生態資源;利用粗飼料投喂,可省去一半的飼料錢,同時粗精飼料搭配喂養,大大提高魚品質;養殖抗病草魚,抗病力強、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在草魚價格有史以來最低迷時,仍可獲得較大收益。
s("content_relate");【坑塘粗放純系抗病草魚養殖技術探析論文】相關文章:
螃蟹養殖技術探析論文05-10
網箱草魚成魚養殖技術研究論文11-07
斗雞傳統養殖技術探析論文05-10
省域鱘魚養殖狀況探析論文05-10
水煤漿技術進展探析論文05-05
鯽魚養殖技術探究論文07-14
魚苗養殖技術解析論文05-22
池塘海蜇養殖技術論文05-24
綠色化工技術探析論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