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普知識作文300字 小學生科普知識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科普知識作文300字 小學生科普知識作文篇一
我在展館周圍都轉了一圈,發現有美麗動人的孔雀,可愛的鵪鶉;嘴長的絲光椋鳥;眼尖的翠鳥和戴皇冠的戴勝。
有一種叫暗綠繡眼鳥是我最喜歡的一種鳥,它眼睛里面黑漆漆的,外面有白色眼圈。它還有很多名字:繡眼兒、白目眶、青燕。
嘰嘰嘰,在我耳邊傳來了一陣小鳥清脆的叫聲,一看原來是虎皮鸚鵡,它們可愛極了:有的在找吃的;有的在玩有趣的游戲;還有的在打架呢!
講了那么多鳥,一定少不了孔雀,可惜沒見到真的孔雀。它頭上帶著一頂帽子,一身五顏六色的衣裳真是美麗動人啊!
有一種我最討厭的鳥那就是沙雉,你可知道我討厭沙雉的哪部分嗎?是它的嘴巴,它的嘴巴很長,所以我一點也不喜歡它。
我告訴你一點鳥類的小知識吧!世上最早的鳥是始祖鳥,最小的鳥是蜂鳥;會飛的鳥中最大的鳥是信天翁;飛得最高的鳥是禿鷲;飛得最遠的鳥是燕歐。你記住了嗎?
我們一定要保護人類的好朋友,它們為我們捉蟲,我們可千萬別殺害它們。
科普知識作文300字 小學生科普知識作文篇二
生態農業--是指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態學、生態經濟學規律,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集約化經營的農業發展模式,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
生態農業是相對于石油農業提出的概念
,是一個原則性的模式而不是嚴格的標準。而綠色食品所具備的條件是有嚴格標準的,包括:綠色食品生態環境質量標準;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產品必須符合綠色食品標準;綠色食品包裝貯運標準。所以并不是生態農業產出的就是綠色食品。
生態農業是一個農業生態經濟復合系統,將農業生態系統同農業經濟系統綜合統一起來,以取得最大的生態經濟整體效益。它也是農、林、牧、副、漁各業綜合起來的大農業,又是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綜合起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農業。
生態農業是以生態學理論為主導,運用系統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農業自然資源和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
提,因地制宜地規劃、組織和進行農業生產的一種農業。是20世紀60年代末期作為"石油農業"的對立面而出現的概念,被認為是繼石油農業之后世界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主要是通過提高太陽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轉化率、廢棄物的再循環利用率等,促進物質在農業生態系統內部的循環利用和多次重復利用,以盡可能少的投入,求得盡可能多的產出,并獲得生產發展、能源再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經濟效益等相統一的綜合性效果,使農業生產處于良性循環中。
生態農業不同于一般農業,它不僅避免了石油農業的弊端,并發揮其優越性。通過適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農藥等,突破傳統農業的局限性,但又保持其精耕細作、施用有機肥、間作套種等優良傳統。它既是有機農業與無機農業相結合的綜合體,又是一個龐大的綜合系統工程和高效的'、復雜的人工生態系統以及先進的農業生產體系。以生態經濟系統原理為指導建立起來的資源、環境、效率、效益兼顧的綜合性農業生產體系。中國的生態農業包括農、林、牧、副、漁和某些鄉鎮企業在內的多成分、多層次、多部門相結合的復合農業系統。20世紀70年代主要措施是實行糧、豆輪作,混種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機肥,采用生物防治,實行少免耕,減少化肥、農藥、機械的投入等;
80年代創造了許多具有明顯增產增收效益的生態農業模式,如稻田養魚、養萍,林糧、林果、林藥間作的主體農業模式,農、林、牧結合,糧、桑、漁結合,種、養、加結合等復合生態系統模式,雞糞喂豬、豬糞喂魚等有機廢物多級綜合利用的模式。生態農業的生產以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為重要前提,根據生物與環境相協調適應、物種優化組合、能量物質高效率運轉、輸入輸出平衡等原理,運用系統工程方法,依靠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信息的輸入組織生產。通過食物鏈網絡化、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充分發揮資源潛力和物種多樣性優勢,建立良性物質循環體系,促進農業持續穩定地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統一。因此,生態農業是一種知識密集型的現代農業體系,是農業發展的新型模式。
生態農業最早于1924年在歐洲興起,20世紀30-40年代在瑞士、英國、日本等得到發展;60年代歐洲的許多農場轉向生態耕作,70年代末東南亞地區開始研究生態農業;至20世紀90年代,世界各國均有了較大發展。建設生態農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已成為世界各國農業發展的共同選擇。
科普知識作文300字 小學生科普知識作文篇三
要想知道天氣的變化情況,不一定要看“天氣預報”,大自然中有很多東西會告訴我們答案。比如,“要想知道天下不下雨,先看雨蕉哭不哭”,雨蕉就是一種預報天氣的好幫手。
在美洲的多米尼加,人們都會在自家門前栽上幾棵雨蕉,外出前看一看,來判斷天氣的陰晴狀況。
這種樹木在當地真的十分常見。
雨蕉樹是怎樣預報天氣的呢?
原來,雨蕉的葉片和莖干的表皮組織十分細密,全身好像披上了一層防雨布。天下雨以前,空氣溫度很高,雨蕉樹體內的水分很難靠平日的蒸騰作用散發出去,于是便從葉片上溢泌出來,形成水滴,不斷地流下來。這就是人們看到以后所說的雨蕉樹在“哭泣”了。因為看到雨蕉樹哭泣以后,天都要下雨,所以,人們便把雨蕉樹“流淚”當做要下雨的征兆。
大自然的規律總是那么神奇,留心的人總能從中收獲學問。
科普知識作文300字 小學生科普知識作文篇四
“哦耶,我們班在科普知識搶答賽中拿了二等獎,太棒了……” 階梯教室里響起了我班同學的歡呼聲和一陣熱烈的掌聲。
這一次的二等獎可來之不易,是我們三個參賽的同學辛辛苦苦尋找資料并齊心協力地準備,才取得的不錯成績。雖然這次比賽已經落下了帷幕,但我的心還是沉浸在緊張和興奮之中。
比賽之前,我反復讓老師和同學檢查我對資料上的題目掌握情況:“新房中最厲害的‘空氣殺手’是誰?”“地球的地軸指向哪顆星?”“娃娃魚屬于我國幾級保護動物”……我都能一字不差的背下來,答題的速度也很快。比賽前的上一節課,我們還在教室外面背資料,我把每一道題都背得滾瓜爛熟。
終于到了比賽的時候,我們踏著鈴聲走進了比賽場地——階梯教室。我心里像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手心里冒著冷汗,雙腳也不聽使喚,像篩糠似的亂顫起來。我拼命讓自己靜下來,對自己說:“不要緊張,保持冷靜,冷靜。” 我又回頭看了看老師和同學們,他們正用信賴的眼光看著我們,我看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漸漸地忘記了緊張和害怕。
老師宣布比賽規則后,比賽正式開始了。 第一個環節是“必答題”,每個班都必須回答,我班抽到的題目是“魚類的祖先叫什么?”我們回答得很順利,“文昌魚”這個答案脫口而出。第二個環節是“搶答題”,也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一開始,五(1)班一馬當先,答對了好幾題,分數一下子遙遙領先了。我心里有些著急了,頓時發覺察覺是我按搶答器比別人慢了幾秒,心想:下次一定要機靈一點。掌握了這一要點,我們也搶答了好幾題,分數很快就追了上去。比賽剛進行到一半,從旁邊傳來一陣竊竊私語聲,原來,五(4)班的隊員由于用力過猛,把搶答器給按壞了。老師修好搶答器后比賽繼續進行,我也立刻回到了比賽狀態。“哪位科學家發明了避雷針?”我聽到熟悉的題目,馬上按下搶答器,把答案準確地說了出來。同學們聽到老師肯定我的答案后,發出了非常熱烈的掌聲,為我們加油打氣。最后一個環節是風險題,我們選到的題目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是哪些?”這可一點都難不倒我們,我們順利地拿到了滿分。
這次科普知識搶答賽上的題目,有的是生活中的基本常識,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去發現,就能獲得;有的是小學生必備的科學常識,需要平時多閱讀多積累。這次科普知識搶答賽再次讓我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真希望下次我還可以參加這樣的活動。
科普知識作文300字 小學生科普知識作文篇五
科普征文中國科技館坐落在北京北三環中路,它是用紅色磚瓦砌成,共有三層樓。中國科技館旁邊還有一座銀色的圓形建筑,那就是有名的變幕影廳。
我和媽媽先來到二樓的實驗場地。這時,實驗剛好開始,只見解說員阿姨拿出一支用合金材料做成的花蕾,又拿出一個吹風機,用吹風機給花蕾一加熱,只見花蕾就慢慢地綻開。關掉了吹風機,溫度降下來以后,綻開的花蕾就又漸漸的閉合了。解說員阿姨說這種現象叫做雙向記憶。
解說員阿姨又拿起另一種合金材料做成的彈簧,彈簧的一端綁著一只小毛絨鴨子,她讓一個小朋友拿著毛紺鴨子,然后給彈簧加溫,彈簧漸漸變直,成為一根直鐵絲。當溫度降下來后,彈簧仍是直的,回不到原位,只有再次給它加溫,彈簧才能一點兒一點兒地縮回原位。這種現象叫做單向記憶。
經過講解,我明白這種材料用途很大,比如它常用在賓館中的煙火報警裝置中。第三個實驗是法拉第籠。有一個很大的鐵籠子,里面放著絕緣板,這樣,人站在上方就能和地面隔絕。解說員阿姨請了兩個叔叔進籠子里,關上門。這時,她按一下電源開關,籠子就帶電了。她告訴大家,這時籠子的電壓是5萬伏。哇!人們都為籠子里的人擔心,但是籠子里的人并沒有危險,他們甚至還敢用手去摸籠子。外邊的人敢去摸籠子嗎?解說員阿姨說她可不敢冒這個險。她拿來一根長長的桿子,在桿子的頂部有一段鐵絲,她用這根桿子的頂部去觸籠子,只見閃出藍藍的電火花,發出啪啪的響聲,真是嚇人!為什么呢?解說員阿姨告訴我們:這是因為籠子里的人是站在絕緣板上,他們身上任何部位的電壓都是5萬伏,而籠子的電壓也是5萬伏,電壓為零。而外邊的人是站在地上,地面電壓為零。而籠子的電壓是5萬伏,所以外邊的人是萬萬不能摸籠子的。這個實驗也告訴我一個道理一一小孩子不能輕易動電,因為有電沒電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看完實驗表演,我又看了奇妙的水珠,潛水艇,肥皂膜留影墻,是你還是我等等,使我學到了很多科學知識。
中國科技館,你像一本書,使人們學到科學知識;你像一張龐大的圖畫,向人們展示這天的科學。我贊美你中國科技館!
8月中的一個星期天,綿綿的細細雨滋潤了萬物以后,太陽重新露出了笑臉,鳥兒歡快地歌唱,草木滴著露珠,好像都在贊美這場小雨,馬路兩旁的月季花,紅紅的花朵挺立在綠色的枝葉上,陽光在絢麗的各色花朵上浮動著。在這樣完美的日子,我和媽媽來到中國科技館參觀。
科普知識作文300字 小學生科普知識作文篇六
今天,老師帶領我們走進了學校的科普館,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
老師帶我們排隊走進科普館。我的第一眼,就看見墻上掛滿了墻板,貼著壁紙,壁紙上都是科普知識。我慢慢地走著。
最靠門的壁紙上寫著一些觸目驚心的文字: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北京時間20xx年4月20日8時0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東經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據中國地震局網站消息,截至24日14時30分,地震共計造成196人死亡,失蹤21人人受傷。
我繼續看下去,看到了幾張雅安地震和各種災難性地震的圖片,覺得十分痛心。圖片上的災區,滿目瘡痍,人們在地上痛苦的呻吟。昔日熱鬧安詳的小鎮去哪兒了呢?平日里歡聲笑語的人們哪兒去了呢?這地震,又多么像戰爭。“戰爭”過后,這里只留下依然的硝煙,滿地的坑洞。還活著的人坐在地上,腦子里回蕩著那些驚恐痛心的場面,背影是如此孤獨無助。他們沒有了家,甚至連親人也沒有了。地震啊,你簡直就是一個惡魔,奪走了他們溫暖的港灣,最親愛的人!
不知過了多久,我聽到了一個甜美的女聲響起。回頭一看,是我們學校一位女老師。她微笑著對我們說:“大家好!我是防震減災科普館的解說員。請大家跟著我來。”我不由自主地走上前,隨著她的視線看向另一張壁紙。“大家請看。這里是防震減災的一些科普知識。哪些地面動物在地震前有異常反應呢?地震前,貓、豬及牛、馬等大牲畜均有異常反應,表現為亂咬、亂跑、亂鬧;有一些動物又表現為呆滯、不吃食。”我點點頭,認真的聽老師解說。過了一會兒,又有一位男老師來了,他也是解說員。兩位老師在不同地方進行解說。
最后,老師笑了笑,說:“我的解說到這里就結束了。謝謝大家的傾聽。希望大家在這里能學到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下面同學們可以自己再看一些其他的科普知識。再見。”
我走到科普館中心,那里放著兩個地震儀。一個下面是龍,另一個是蛤蟆,兩個都是銅色的。我端詳了一陣,就到其他地方起去了。
我把目光停在了一組數據上:地震數據之最。
我迫不及待往下看。
“世界震級最大的是20xx年3月11日的東日本大地震(里氏排名);
“死亡人數最多的是1201年7月發生在地中海東部的地震,死亡110萬人;
“地震損失最大的是20xx年3月11日的東日本大地震,損失金額折合為人民幣約是8000億元到1.5萬億元。”
我捂住嘴,驚訝極了。地震不僅給人們帶來傷痛,還帶了那么多的損失。可這種災難是不可以避免的。我不免有些失落。
準備結束時,我看到壁紙上面寫著很多對我們有用的自救急救知識和建議。比如,地震發生時正在上課,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或課桌旁。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要記得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看完這些,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個畫面:本來毫無生氣的地震現場,重新回放。一個個同學和老師有序地從教室里出來;一個個百姓不慌不忙地跑出家門。每個人都像是料到一樣。因為快速逃離,竟無一人受傷或死亡,只有房屋倒塌。他們歡呼著,互相擁抱著,大喊“活著萬歲”。大家樂觀堅強,共同重建家園。沒過多久,一個嶄新的城市崛起了,是那些勇敢善良的人們賜予了它第二次生命!我欣慰地笑了。
我的眼光落在了最后一張壁紙上。看了沒多久,老師叫我們了:“同學們,已經上課了。請大家先回去上課,歡迎下次再來。”我不舍的看了最后一眼科普館,走了出來。
透過窗,逆著光,我依稀看到那一張張生動的壁紙。謝謝你們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我心里默念著。防震減災科普館觀賞時間結束了,再見。
科普知識作文300字 小學生科普知識作文篇七
這個小長假雖然不長只有三天,我看了關于兩本關于科技實驗和科技謎題的兩本書,這兩本書使我懂得了不少知識!
一,保存泡泡這個實驗很好玩,需要的材料是肥皂、吸管、盤子、冰箱!先把肥皂放進水里做一盆肥皂水,把冰箱冷凍室的溫度調到最低度,用吸管對著盤子吹出幾個大泡泡,迅速把盤子放進冰箱的冷凍室,過一會再把盤子從冰箱里取出來!哇!泡泡被凍成凍泡泡了!現在你的泡泡只要不熔化就可以永遠保存了!
二,學螃蟹吐泡泡的材料,一瓶可樂、一只牙膏、一把牙刷,開始實驗了,像我每天早晚刷牙一樣,按照正常的步虛刷牙,刷完牙后,不要漱口,喝一口可樂,你會感覺到嘴里有很多小泡泡在跳舞,張開嘴像螃蟹一樣把泡泡吐出來,這個實驗可好玩了!
周六,我和爸爸去圖書大廈買學習輔導材料。買完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拉著他去科技圖書區域。對科學知識相當癡迷的我一眼就看到了《地球》,因為它封面圖畫非常精美。我翻看了其中幾篇文章,就趕忙央求爸爸買給我,爸爸也就得不錯,爽快的答應了。
這本書主要是說地球上的自然現象。它有精彩的內容:高山磅礴,湖泊多姿,峽谷幽深……超精彩的主題,近千個知識點,全新揭秘不為人知的地球奧秘。科學的主題式分類講解,源于當今世界最權威的知識體系,并吸取國際最新研究發現成果。這本書還有精美豐富的圖片:珍貴的航拍精品,使用的原理圖片,清晰地場景照片……近千幅精美圖片奉獻一場視覺盛宴。這正是我和爸爸買這本書一起讀的原因。
這本書每篇文章都寫得非常精彩具體。其中的《大陸漂移》讓我更多的了解了地球:大陸居然是漂浮著的,不停移動的。首先,它告訴我們第一次全面、系統地大陸漂移假說的是德國氣象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并清楚、詳細地寫出了魏格納提出的觀點,還解釋了地殼運動、海陸分布及其演變規律,并在文字旁插了三幅原理圖片。第一幅是2億年前,大陸大部分都連在一起,第二幅大陸稍稍分開一些,那是大約1億8000萬年前的大陸,最后一幅是距今6500萬年的。三幅圖生動體現了地球大陸的漂移、演變。一旁還有用計算機把大陸拼接后的圖片,這有力地支持了所有大陸原來曾是一個整體的觀點。
還有《生命的演化》《氣象奇景》《火山》……等文章,讓我真是大開眼界、驚嘆不已。
在讀這本書時,許多篇文章我和爸爸的觀點不一樣,引起了許多的爭論,其中的一次讓我很是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