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感悟作文400字
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大全,供大家借鑒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感悟作文400字篇一
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廣袤的原野,歡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會引起我們深思;朝暉夕陽,寒來暑往,花開葉落,鳥語蟲鳴,都會引起我們遐想,感悟自然類作文寫作指導。在沉思和遐想中,我們會有所感悟。
一花一世界,大概意思都是說任何微物,放大了看,都可以看作一個廣闊無垠的世界,從任何微物中都可以發現和得到安寧快樂高山無語,但閱盡世事滄桑;大海怒吼,卻源自細流無聲。鮮花綻放,枯葉凋零,金蟬脫殼,蜘蛛結網。
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無不充滿智慧,深蘊哲理,富有靈性。崇尚自然,親近自然,感悟自然,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和諧,我們的情感才會更加豐富,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精彩!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頭腦。
感悟自然就要從大自然中汲取營養,汲取科學的啟示,人類因而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朱熹詩云:“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從半畝方塘的清澈而想到源頭活水,由此感悟出了人生的哲理。同學們在生活和學習中,面對大自然的絢麗多彩和千變萬化,聯系到自己的人生經歷,也一定會發出許多感慨,得到許多人生的哲理,作文指導《感悟自然類作文寫作指導》。
比如以花開花落為例:含苞欲放時,你能感悟到花朵的勃勃生機,感悟到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準備著將來為國家為民族作出應有的貢獻;絢麗燦爛時你會聯想到人生的美麗,感悟到要珍惜青春年華,勤奮學習,讓生命發出燦爛的光輝;隨風飄落時你會聯想生命的奉獻,感悟到“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崇高精神境界。
“感悟自然”這個話題就是讓我們深入生活,去觀察自然景物與現象,融入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思考。“感悟自然”這一話題是相當寬泛的。材料提供的意境,令我們馳騁遐想的空間十分廣闊。
這要求我們要從以下兩點來思考:一是“化抽象為萬象”。要讓“大自然”變成可觸可感的萬千形象,奔涌到我們的眼底。二是“萬象之中取一象”。“取”自然之景,讓自然與自己的心靈碰撞,撞擊出思想的火花。要能從自然之“象”中獲得“美”的享受、“真”的感悟、“善”的啟迪。感悟自然,要有較深的內涵,古人說,“意高則文勝”。總之,用自己的心去與自然溝通,用真情去擁抱自然,就會“在細微處顯出才華”(老舍語),就會寫出獨特的感悟。
當然,感悟自然,思考人生,所“感”所“悟”,不能漫無邊際,或浮光掠影,要注意角度小而集中,有意蘊。如果能從一朵平凡的花中看到整個宇宙人生的真想和道理,去發現生命的本質,那么我們的心靈會變得豐富,生命因此而變得有滋味。不管生命遇到怎樣的凄風冷雨,為了光明,花兒都能耐得住寂寞;為了理想,花兒都能蓬勃地綻放。
那么,我們人類為什么不能像一朵花學習,讓我們的生命之花怒放呢?
感悟作文400字篇二
我從小便和書法有了不解之緣。四年級時,我就開始學習書法,也許是因為我的字很不好看,也許是因為那一條條優雅的線條打動了我。
書法從那時開始便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只要我一有時間就會好好地練練書法,書法的世界,墨香悠悠,令人陶醉。
在書法世界里,我感受到了堅持。我敬佩王羲之寫完那八缸墨水,幫別人寫作品只為換取一些鵝,我就學習他,在鵝身上尋找漢字的形態,可是我找不到。也許只有王羲之那樣將寫字放在任何事的第一位的人,才能做到吧。
我還佩服于王羲之寫字的筆法。我第一次看見王羲之的作品——《蘭亭序》時,是在語文書上。我驚嘆,原來世間真的有寫字如此好看的人!那時我就發誓:一定要和王羲之寫的一樣好看。
長大后我才發現,我寫毛筆字的風格和王羲之的完全不一樣,他的字如濤濤江水,蒼勁有力;我的字如無骨花朵。清秀雅觀。于是,我從《曹全碑》換到了《雁塔圣教序》,寫更符合我風格的字。
不知不覺間,我的書法道路已過了兩年有余了。在這兩年與書法為伴的日子里,我認真地寫好每一筆每一畫,努力盡自己的所有能力去提高自己的水平,以前我的字不好看,寫得亂七八糟,讓老師一看就心煩。現在字好看了。成績提高了,我真想謝謝王羲之!
我會像王羲之一樣,堅持不懈地去追求我的書法夢,實現一個對于我來說不太可能的夢想。
感悟作文400字篇三
佛說世間有五毒,貪、嗔、癡、慢、疑。五毒實乃個人修身養性的最大障礙。
人不要貪心,貪就會喪失判斷力,因為一心只鉆進滿足自己不斷膨脹的欲望里了,再也看不見別的東西。人心不足蛇吞象,欲望是沒有止境的,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窮盡的貪欲是多么愚蠢事情啊。平平淡淡才是真,安安樂樂才是福。
不要嗔怒,憤世嫉俗,怨天尤人跟憤青似地,總覺得別人對不起自己,覺得這也不公平那也不順心,就容易喪失理智,不理智就容易做出沖動后悔的事情.保持一個平常心,道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則不易嗔怒。
不要愚癡,別把無知當有性格。更不能自以為是,自以為不同于自己的做法都可笑,其實自己并不理解。癡便會迷失本性,無法辨明是非,最終只會被眾人拋棄。兼容并包,像大海一樣容納一切,沉淀雜物,輕浮之物置于水外。鑒古明今,像海綿一樣的吸取更多的知識,知識豐富了,視野也就更開闊,人才能變得開明。
不要傲慢,地球沒了誰都能轉,誰也沒有比誰強多少。傲慢會讓人失助,被人憤恨。傲慢則聽不進不同的意見,阿諛奉承反而變得很受用,長此以往真話聽不見,盡是些假仁假義。拒他人于千里,老子天下第一,最終成了孤家寡人,眾叛親離后還能有什么可以驕傲呢?人要一直保持謙遜的態度,只有這樣成功的時候才有人分享,失敗的時候才會有人出手相助。近賢臣,遠小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不要多疑,不能相信別人的人也很難被別人相信。多疑便會失信,多疑便會讓人變得斤斤計較,反過來處處也會被人算計,不計得失的人反而關鍵的時候有很多人幫助。多疑其實懷疑的不是別人,而是對自己缺乏自信。總認為不要把別人當成傻瓜,難道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傻瓜?謊言是換不來真誠的,相信自己的判斷就應該對別人有信心,上帝不是說信者得救嗎。
若戒貪,戒嗔,戒癡,戒慢,戒疑,是否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