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會日語了?高中生“日語作文”零基礎也能讀懂,氣笑老師
眾所周知,在高考之前,能被稱得上主科的只有三門:語文、數學以及外語。關于語文和數學一般沒有異議,可在外語上,學生和學生之間卻有一些小小的分歧。
一般情況,學生都會語數英來進行攻讀,但很多學生在參加高考時可能都會注意到這一點,外語這一科是有選擇的,最常見的就是英語以及日語。
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但單詞庫龐大,語法邏輯繁雜,學習起來十分困難。而日語因為參考了中國的漢字,雖然通用性沒有英語強,但學習起來卻要簡單許多。
于是很多學生在高中時就會選擇攻讀日語,只是日語和中文再像,終究也是大部分不同的,日語看著再簡單,作為一門語言學習起來也是難的,因此,學習日語的學生,也時常會鬧出一些笑話。
高中生假期作業交日語作文,零基礎中國學生看后:我會日語了?
和英語學習一樣,日語學習最艱巨的任務也是作文。作文更加強調英語的應用性,考驗的不只是學生們的審題閱讀能力、詞匯量,還有最難的語境配合和語法邏輯問題。
因此,每每在作答作文項目的卷紙時,學生總會耗費更多的時間,而在平時的日語學習中,學生最怕的也無非是被教師留下完成日語作文的作業,畢竟寫作文真的太難了。
學生們以為自己寫作文已經很艱難了,殊不知最艱難的,還要當屬要為他們批改日語作文的教師,有時候真的會氣得笑出聲,比如這位教師分享的日語作文。
日語,雖然確實借鑒過我國的很多漢字,但終究是一門外來語言,還是帶有大量本國的特征,和我國漢字的橫平豎直的剛勁相比,日本語的字體更加圓潤平滑,近似與符號。
因此,如果不是進行過日語專業學習,或者對日本文化風俗很了解的學生,是看不懂一篇用日語寫出的作文的,尤其是我們這種對日語零基礎的普通學生。
然而事情總有意外,如果是這位日語教師分享的學生作業,那筆者還真的可以看懂個大概,更是有學生“喜極而泣”地表示:我是天才,我沒學過就會日文,引起爆笑。
“日語作文”讓老師很無奈,果然學渣不分語種
為什么零基礎的普通學生們都能看懂日文了呢?難道真的像那個學生所說的,大家都“天賦異稟”嗎?但如果這篇文章換了個日本學生來看,可能效果就完全不同。
日本學生可能會一頭霧水地表示“這是日文?”,這就尷尬了,那這位高中生的“日語作文”豈不是中國人看得懂,日本人卻不懂了么?
只能說這位寫作文的高中生是個妥妥的“學渣”了,自己的專業能力并沒有達到能書寫出日語作文的水準,于是隨便寫了一篇文章糊弄老師,試圖蒙混過關。
但這位高中生也是有點“小機靈”在身上的,知道日語很多都是借鑒了漢字的寫法,也有很多字干脆就是照搬,因此直接用中文夾雜日語符號的形式寫作文。
這位高中生的可取之處是對自己的實力很清楚,但終究是低估了教師們的專業程度,而教師在好笑之余也絲毫沒有留情,直接給了學生一句“文體不一致”的批語,附上可憐巴巴的22分。
由此可見,雖然很多學生選擇日語都是盼望日語能夠簡單一些,但現在看來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日語作為全新的外語,學習起來難度也不會太小。
深度解讀
這位學生的“日語”作文得到如此低的分數,鬧出了大笑話,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詞匯量不過關,在按照腦中的思路書寫時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詞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這恰恰就是學生們一定要進行單詞背誦的原因,很多學生認為英語重在應用,這本沒有問題,但如果學生因此重閱讀做題,而輕視略顯枯燥的背單詞行為的話,就有失妥當了。
單詞是磚,語法就是橋梁,缺一不可,如果沒有知識儲備,也就談不上后續的應用了,因此學生們在學習語言時,切忌好高騖遠。
越是難于理解的知識,越應該一步一個腳印。老老實實打好了基礎,以后的路才會越走越順。
今日話題:你認為高中生學習日語更困難,還是英語更困難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