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地新苗·高考作文|華昭涵:以本手之基,生妙手之花
廣州市執信中學 華昭涵
圍棋招式千變萬化,終究可以歸納為三手:合乎棋理的本手,出人意料的妙手,看似利一時實則影響全局的俗手。人生如棋,只有打牢本手之基,才能生出妙手之花。
基礎,是行穩致遠的本手。基礎猶如樹根,只有根本牢固,方能枝繁葉茂。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說的是做事情如果不一點一點地打好基礎,就永遠無法達成目的;老子指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也在反復強調打好基礎的重要性;韓非子強調“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指出即使是如宰相這樣的高官,也要有在州部時歷練的基礎;即使是眾所公認的猛將,也要經歷卒伍時的基層鍛煉。可以說,沒有堅實的基礎,就如沙上建塔,行穩致遠之路將寸步難行。
創新,是行穩致遠的妙手。在強調打好基礎的同時,我們還要孕育創新之花。《禮記》云:“茍日新,日日新,再日新”,指出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縱觀歷史,古代柳公權在學習各家書法時,如果只循規蹈矩,沒有創新,就不會有獨創的“柳體”書法流芳后世;近代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時,如果只是教條主義地執行“十月革命”的經驗,就不會創造性地提出“農村包圍城市”的成功革命道路;現代的Alphago,在人工智能學習了千萬張棋譜后,妙手連連,無人能敵。打好基礎,是固本強基;創新,是精騖八極。沒有創新,將會止步不前,更談不上行穩致遠。
本手是基礎,妙手是創新,只有在打好基礎,并在尊重基礎的前提下創新,才能少出“俗手”。現實中,有人熟知基礎知識,卻不善于創新出“妙手”,遇到復雜的問題時往往就會束手無策,“俗手”頻出;有的學生追求“速成”學習,片面追求“妙手”,卻往往會因基礎不牢而難以解決簡單的問題,“妙手”不妙。只注重基礎而不愿嘗試“妙手”,只能按部就班;過于注重創新而沒打好基礎,就如沙上建塔,看似妙手,實則是影響全局的俗手。基礎為根,創新為葉,根牢才會葉茂,葉茂反過來又會促使根更牢。心懷耐心,筑牢基礎;心懷勇氣,勇于創新,人生之樹方能枝繁葉茂。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筑牢基礎,勇于創新,以本手之基,生妙手之花,避俗手之庸。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一邊腳踏實地,掌握好基礎知識;一邊也時時仰望星空,孕育好創新的思維和本領。我們要以基礎為根,創新為葉,將個人發展融入時代潮流,行穩致遠,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之花,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裝扮得更加璀璨美麗。
點評
點評老師:廣東新會一中 朱光棟
文章題旨鮮明突出,一“本手”一“妙手”,關系清晰,以“基”生“花”,題目里就完成了“由此及彼”的任務。對于材料的“啟示意義”,小作者談得也很充分,積累豐富,金句頻出。
文章先說“本手”,再說“妙手”,最后才聯結起來說“本手”與“妙手”和“俗手”的關系,倒不如每一段都進行闡述這三者的關系為妙,畢竟,這次的高考作文審題不難,區分度恰恰就在這三者的關系里,誰能集中火力把這三者關系說清說透,誰的文章就會更具“含金量”。
<!--article_adlist[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楊雅
]article_ad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