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高一作文匯編五篇
實用的高一作文匯編五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一作文 篇1
姥姥呀姥姥,我拼命地碼字,可是還是追不上記憶溜走的腳步,姥姥,等一等,好嗎?
姥姥的人生觀世界觀太傳統,姥姥說過的話很多老太太都說過,可是仔細咂摸咂摸,生活不就是這樣嗎?祖祖輩輩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八年的鄉鎮生活,努力過、迷茫過、失望過、痛苦過,可是卻從未放棄過,改變不了就沉下心來,積累可以改變的本事,等待可以改變的機會。
姥姥常說:“人這輩子,吃苦享福都是注定的,不多一分不少一分。年輕時多吃點苦是好事兒,到老了就享福了。”
姥姥有著根深蒂固的宿命觀,可是姥姥卻從未向生活低過頭,就這么要強著一輩子。這么多年過去了,努力時想著姥姥的堅強,痛苦時想著姥姥的安慰,固執地堅持著,只是因為在姥姥的字典里從來沒有過“失敗”兩個字。
小時候,有您護著,有您疼著。長大了,工作了,下鄉了,要忍受思家的痛苦,要忍受許許多多來自陌生人的誤解,要忍受客居他鄉的孤獨、要忍受無人理解的寂寞……吃苦的人生才真正地拉開序幕。
姥姥呀,是不是因為小時候您給的幸福太多太多,所以現在要全部補回來呢?
每每壓力大的時候,深夜里瞪著眼睛望著天花板,想著您的苦樂觀,整夜整夜的流眼淚,姥姥呀,真的想你啊!想得痛徹心扉!
沉淀了多年,我終于理解了姥姥的吃苦和享樂,于是我便常常跟學生講“人生的苦與樂都是有定數的,年輕時把苦吃完了,余生就只剩下享福了。否則年老又吃苦,多悲慘啊!”孩子們嘻嘻地笑著,沒心沒肺的,就猶如當年的我笑姥姥迷信一樣。
可是姥姥您呢,辛苦了一輩子,勞累了一輩子,操心了一輩子,該享福的時候卻還得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姥姥呀,您在咳地喘不上氣來的時候也曾無奈地說過“活著這么難,死了算了”,您說歸說,可是您每次都堅強地挺了過來。您說“活著多好!”是呀,“生命誠可貴”,是您讓我領悟了生命的無價,是您讓我懂得了無論多么艱難都不能放棄,堅強的我,是姥姥您的希望啊!
那天,我又夢見了姥姥,姥姥還是那么美,穿著連衣裙,拿著手機站在路口拍照片,姥姥呀姥姥,您還是那么時尚,我那小表妹,您的小孫女兒,或許是隨了姥姥您了吧。一個高智商的理工女,本應該蓬頭垢面地在實驗室里做研究,可是她卻時尚無比,精通所有的美麗秘訣,工作學習美麗都不耽誤。
姥姥呀姥姥,我終于不只會坐在辦公室里暗暗地埋怨著生活的枯燥與無味。我學會了忘卻那些不快樂的事,學會了忽略那些無關緊要的人,學會了關注生活,參與了自己喜歡的活動……姥姥呀,是您讓我懂得:活著不能靠心情,應該靠心態,只要對生活充滿了熱愛,每天都會陽光普照、晴空萬里。
姥姥呀姥姥,不知道這樣的我們有沒有成為你當年希望的我們?十六年了,我還記得你在臨終時問大姨,我是不是高考結束了?姥姥呀姥姥,您放不下的我現在可以放心了,只是您別走得那么快,讓我再多留些您的記憶吧!
高一作文 篇2
古人常說“民以食為天”,不過還有一個和吃一樣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睡了。我覺得“民應以寢為地”。世界也就以天地兩個板塊所拼湊,可見食、寢的重要性。我陶醉于睡覺,也為了睡覺放棄了不少的事情,睡覺是我的生命,我的生命也為睡覺而存在。
新的一天開始了,又奏起了相同的生活樂章。每個人都像機械般做著自己應做的事。我可不管那么多,雖然今天是上學的日子,再……再瞇一會兒……“呼~~呼~~”我在床上繼續溫習著與周公的棋局,研究著下一步棋該怎么走。忽然一聲獅子吼把我從周公那兒硬生生地拉了回來。我從香甜的睡夢中驚醒過來,原來是老媽在叫我起床。我睜開矇眬的眼睛,伸手去拿鬧鐘。啊!快遲到了。我一下子清醒了。我在5分鐘之內慌亂地把我平時10分鐘的事做完。來不及吃早飯,背著書包向學校飛奔。
還好,還好,終于趕上了,下次再也不玩這種生死時速了,真是要命。我在心里暗罵道。
上第一節課了,我虛弱無力地趴在桌子上,睡意矇眬,心想:現在要有一個枕頭就好了,就可以與周公下棋打牌了。這時,一個驚雷炸響:“別睡了,起來!”我暗叫不好,抬起頭來準備接受老師的洗禮。不過,站起來的不是我,而是另一個同學。老師瞪著他說:“你怎么不在聽啊!”“我在聽啊!”那同學答道。老師又問:“那你怎么閉著眼睛啊?”“說明我聽得認真啊!”老師氣急敗壞地說:“那怎么還流著口水啊?”那同學撓撓頭說:“那說明我聽得津津有味啊!”老師無言以對。我暗自慶幸,我和那同學原來是同道中人。
民以食為天,民以寢為地。睡覺乃人之本性,人之常情。我陶醉于睡覺,已無力述說,我要赴周公的約會了,呼……呼……
高一作文 篇3
夢想總是離我很遠,它就像一抹泡沫一碰就碎,就這樣永遠消失了。
不知何時,我才能找到我的夢。然而,夢還沒到達盡頭,卻夢醒了。
十六歲的花季,十六歲的夢。青春的熱情給這樣的花季,這樣的夢,帶來無限的動力。少年的心總是充滿好奇,帶著幻想追尋自己的夢。
年輕,讓我對未來充滿希望,我正用青春尋覓夢想,用理想澆灌未來,用雙手點亮希望。
對此,我不斷探索,一再質問我的心靈最深處,答案卻是徒然的。最終我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失落讓我又一次夢斷難返。面對這樣的碎夢,我的心靈在掙扎,我渴望得到解脫。
在得到解脫前,回首往昔,懵懂的我曾經幻想過自己翱翔在那一望無際的天空中,晴朗的天空白云飄飄清明澄澈,湛藍湛藍的。我向往這樣的自由,無拘無束任我飛翔。但是,美麗的夢很快會破碎,努力后的結果,讓人哀嘆惋惜。然而,我終究要回到現實。
每一次的絕望都讓人感到心酸,但是現實從來就是這樣的殘酷,誰也無法改變。現在,我必須重新振作起來,面對新的挑戰,新的開始……
夢,是時候醒了。
十六歲的旅程又要開始了。這時的我,已有了一些轉變了。我想,既然夢想是如此的遙遠,又如此的難圓夢,不如,不如就把心靈深處的夢想,永遠埋藏在心中,用來留念也好。現在收拾好心情,走我的理想道路吧!理想與夢想畢竟是有差別的,夢想不一定會實現,甚至永遠都不可能成為現實,但是,理想是自己立志要做的,一旦樹立了理想,我們就會為它奮斗,務必要實現,這一點就和夢想很不同了。所以,我現在就得為我的理想而努力奮斗了。
春去秋來,是自然的定律,是永遠不會變的。同樣的我追求夢想和理想的心,也是永遠不會變的。
兩年后的今天,我將完成又一次的'蛻變,走向我那十八歲的天空。聽說,十八歲的天空會更加的美麗,更加的寬闊。我在等待著。
終于——夢醒了。
高一作文 篇4
早在幾天前,我看著手機屏上觸目驚心的成績,手忍不住顫抖,手機險些掉在地板上。我失神地望著前方忙活著做飯的母親,最終低下頭苦笑。我靜靜地走向她,把成績遞給她。她搖了搖頭,什么也沒說,但眼底的失望早已把什么都說盡了。
夜晚,月華如水。我站在窗邊,跟父親抱怨生活以及學業的不如意,電話那頭的他靜靜地聽著他如麻雀般聒躁的女兒的唉聲連連。末了,只輕輕地吐出一句話:
“當能力配不上野心時,就該靜下心來學習。”
電話這頭的我愣了愣,仿佛被按上了消音鍵。父親的話雖輕似羽毛,卻沉重地落進了我的心里。
今日,雨絲連連。開完家長會后,母親牽著我的手,撐一把小傘,說:“走吧,回家我給你熬螃蟹粥,我托人從老家帶來的。”我低著頭,有些感動又有些愧疚。不經意間瞥見那把傘完完全全地罩在我的頭上,母親的肩膀早已濕成一片。我的眼睛頓時有些澀,喉嚨似被什么堵住,發不出聲。
回到家中,母親忙著熬粥。她先把張牙舞爪的螃蟹按住,刀起刀落間,螃蟹被切成兩半,緊接著把螃蟹和米丟進鍋里炒熟。空氣中頓時氤氳著水汽和螃蟹的香味。接著她把米連同螃蟹一同倒進水里。母親靜靜地倚在墻上等待著,拿捏著時間,待濃郁的米蟹香再度闖入鼻中時,她走到灶前,打開鍋蓋,一邊拿著勺子不斷攪拌一邊對我說:“熬粥的過程急不得,時間要掐準,添加配料的處理程序也有講究,當火候剛好時,這時熬出的米才會更糯更香些。有的人急于品嘗,忽略了火候和時間,煮出來的米自然就澀而無味。吶,好了,快嘗嘗吧。”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輕輕地舀一勺粥放入嘴中,竟是甜得溢滿心尖。
“熟粥未涼。”母親緩緩開口,尾音帶著些許笑意。
對,熟粥未涼。靜下心,我仿佛看見不遠處的一方天地突然亮了。
高一作文 篇5
小院竹籬,風花雪月。
歲末,終于不忍奶奶的絮叨,卸下一身風塵,回家。
“爆竹聲中一歲除”,經過長途的顛簸,我來到了那個心心念念的地方——一個叫做故鄉的地方。田野中不知名的野草忘情地舞動,連稻草人的身上都貼著個明艷的福字,真是喜氣洋洋。
我與爸爸走在鞭炮屑鋪成的“紅毯”上,打量著這熟悉的故里,一切還是最初的模樣。奶奶位于村口喂羊,爺爺于廳堂獨自一人飲酒,七大姑八大姨位于巷口閑聊瑣事。
家里用的還是那種老式的木門,推時伴隨吱呀吱呀的呻吟。
爸爸皺了皺眉:“老頭子,和你說了多少遍把門換了、把門換了就是不聽,到時是家里進了賊,連哭都來不及。”
“臭小子,別把城里那套帶到鄉下來,就算大門大敞著也啥事沒有。”爺爺咂了口酒,不慢不緊地回答。
我與奶奶聽著他父子倆的對話,樂得偷笑。
我拿著嶄新的透明膠充滿干勁地正準備貼春聯,爺爺卻端來了一碗渾濁的米色液體,他麻利地拿出一疊紅紙,齊刷刷地拿出文房四寶,戴上那老學究的眼鏡,大筆一揮:合家歡樂財源進,內外平安好運來。依舊如當年的意氣風發。他用刷子蘸著漿糊涂滿了紅紙的背面,踮起腳把他們慢慢撫平貼到紅柱子上。
“恭喜恭喜”,互道祝福的聲音充盈了整個房屋。在這些人中,村民數量總是多于親戚。濃重的鄉音在年味的包圍下擦出了各色火花。這個人作揖,那個人拱手,塞你一包瓜子,給我一堆喜糖,笑容滿溢眼底。
一排排的臘肉魚干晾在院子里,趁著陽光瀲滟之日。灶臺里的木柴燒得噼啪響,蒸籠里的饅頭香味四溢,廚房成了溫暖的心臟。巷子里的燈籠亮起來了,土煙花放起來了,紅燭點起來了。奶奶生好爐火,大家一起喝茶守歲,足夠抵擋一夜的風寒。直到困意終于襲來,我才入睡,而爸爸堅守到了黎明,放響正月初一的第一鳴炮仗。
清晨,我坐于雕花窗下,聽鞭聲,看秧歌。城市的繁華終不及鄉野。原以為歲月斗轉星移,故鄉卻只老去了那么一點點。
歲月靜好,年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