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具體的話-生活錦囊
一位友人說:“我最不喜歡別人說‘哪天有空吃飯吧’,不說哪天,因為沒有誠意,不如不說。”她說起《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一句關于餐館的妙語:選餐廳吃飯一定是越具體越好,比如燉湯館,那一定得進東北燉湯館,因為一定是粗大的筒骨,燉出來的湯又白又有粗獷的原味……越具體越好,一含糊就沒門兒了。
她談起自己的先生,他對小孩說話相當具體。比如小孩晚上突然想吃香蕉,他會說:今天晚了,明天晚上我們去超市買。小孩想去北京,他會說:這個月底的周末,我的資料審批下來,我們就去。小孩說想吃牛排,他會說:周五的下午,你放學早,我們早點去吃,免得人多。說得相當具體,所以,他和孩子間很好交流,因為小孩對他很信任,他總在說大人話,很認真對待小孩的要求,孩子回答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知道了。很懂事的樣子。
這個“具體”讓我非常感慨,越具體真是越省力,小孩自然就沒有那么激烈不滿的行為,因為事事都可以講得清楚,沒必要激烈。為什么有的小孩那么不懂事,不知體貼,是因為他感覺不用這樣耍賴的方式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因為父母總在撒謊,總是漫不經心。很多家長對孩子說的話,要不就是否定;要不就是,這么晚了,改天再說啊;要不就是批評一句,你怎么想起一出是一出……什么樣的因就有什么樣的果。
一位從德國回來的朋友做得特別好。有次我向她問一件事,她給我兩個選擇,還把各自優勢分析給我聽,讓我自己選擇,相當具體。
現在,我和朋友約見面時,通常是這樣問:“今天天氣很好,下午幾點到幾點我有空,你若有空,見個面吧。”相當具體,對方也很好判斷,有空或沒空,有無興趣去。如果沒有其他事,我們的見面通常就是今天,正如亦舒說過:“什么事就在今天。想約人喝酒就在今天,因為明天的心情、環境都不一樣了,一切都變了。不如在今天。”
友人講起她去菜市場,總是喜歡去一位老婆婆那里買菜。因為她不說自己的菜怎么好,她很具體,介紹這個菜澆了什么自制肥料,怎么樣制肥料才會環保又省力。友人說,一吃她的菜眼前浮現的是她種田的情景,生動得不得了。
另一位友人喜歡旅行,跟她聊起來,她從不聊自己的感觸,只說:如果你喜歡早起,(http:///)那么你可以選擇去哪條巷子的老式茶樓吃個早餐,特別好;如果你對住客棧有講究,那么住在哪條巷子的酒店,窗前有樹,風景很不錯;推薦你坐火車去,時間不長,沿途可以在哪個站下去,買到當地的燒餅……那一次,我因為吃到了她推薦的中途站臺的燒餅,覺得那趟旅行真的很值。所以我最喜歡跟她聊天,因為信息很具體,她不說虛的。
具體一點,你會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