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的精明和淺薄-名人故事
50年后,人們記憶中的比爾.蓋茨只不過是一位曾經在IT產業(yè)初期狠撈了一把的大富翁而已, 人們會驚嘆微軟這種水平的軟件產品為何曾對世界有那么大的影響? 【作者】龔英甫
比爾.蓋茨的發(fā)家史,他的自傳中已有描述。一開始他只是一位迷戀于電子玩意的小男孩,不誤正業(yè),大學沒有讀完(不排除是成績太差,不得不退學,不過這還有待考證)。
他是一位夠走運的公子。如果不是他母親的男朋友(IBM公司的高級官員)真情地貼著他幫他,IBM也不可能看上他,他的DOS也上不了IBM的PC/AT機。
MSDOS是買別人一點、學別人一點、“掏”別人一點拼起來的,結果背靠IBM他大發(fā)了。
以后,比爾一直是這么“狠”干的,Windows“學”了蘋果的圖形界面,IE“仿”了Netscape的結構,Word“移植”了WordPerfact 的功能。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比爾.蓋茨的精明和狠勁,別人是不能不佩服的。但是,比爾畢盡只是一個高中畢業(yè)生。他有精明的斗爭手段,但由于文化積淀淺薄,他是一個從小被寵壞的、只知爭奪吞食、缺乏人文關懷和戰(zhàn)略遠見的富家公子。因此這影響到微軟的產品形態(tài)和發(fā)展戰(zhàn)略。
幾年前因特網鵲起、Netscape的瀏覽器大行其道時,比爾.蓋茨還沒有找到感覺,因為他不理解網絡,還刻意貶低網絡的前景。
比爾.蓋茨的技術修為始終沒有超出他自己最熟悉的是BASIC和DOS 的底線。近一年,微軟的Internet Explorer靠免費和捆綁銷售,占了市場分額的一半,如是比爾.蓋茨一夜之間成了“網絡專家”。
因為他因太富有而太有名,突擊掏到的那些網絡知識,通過他的嘴里發(fā)揮出來,就比網絡專家們還要“金玉良言”了。
由于他和微軟的暴富對人們影響之大,使全世界的軟件產業(yè)充滿一種浮躁、急功近利、膚淺的行業(yè)風氣。
近些年,有深度的、成熟的軟件得不到市場和媒體的重視。一個打了200 0多個補釘?shù)?ldquo;模仿”了別人的Window系統(tǒng),居然罩住了全世界的數(shù)千萬臺PC。如果這個世界的IT跟隨著比爾.蓋茨的眼光,就只會在淺薄的、只關注用戶功能的山道上繞行。
如果當年馮.諾依曼也是比爾.蓋茨的這種精明和眼光,就不會發(fā)明電子計算機了,而是會推出十種以上的手搖計算器和卡片機。
IT產業(yè)和未來家庭離一些實用的,五花八門的小電子玩意越來越近(陪著高中生比爾.蓋茨的興趣和眼界玩),就離真正的、高智商的、背靠人類文明精華的智能軟件和智能系統(tǒng)集成越來越遠。
現(xiàn)在人們對此應該有所警覺了,尤其是中國的IT人!
微軟和比爾的前景如何?當電子邏輯系統(tǒng)和算法理論出現(xiàn)突破后,電腦會迅速拉近與人腦功能的距離,而微軟的產品形態(tài)在智能網絡中會較快的隱退。
50年后,人們記憶中的比爾.蓋茨只不過是一位曾經在IT產業(yè)初期狠撈了一把的大富翁而已, 人們會驚嘆微軟這種水平的軟件產品為何曾對世界有那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