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楚四·或謂楚王文言文翻譯
戰國策·楚四·或謂楚王
《或謂楚王》是創作于戰國時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漢劉向編著的《戰國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或謂楚王》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文言文
或謂楚王曰:“臣聞從者欲合天下以朝大王,臣愿大王聽之也。夫因詘為信,舊患有成,勇者義之。攝禍為福,裁少為多,知者官之。夫報報之反,墨墨之化,唯大君能之。禍與福相貫,生與亡為鄰,不偏于死,不偏于生,不足以載大名。無所寇艾,不足以橫世。夫秦捐德絕命之日久矣,而天下不知。今夫橫人嚂口利機,上干主心,下牟百姓,公舉而私取利,是以國權輕于鴻毛,而積禍重于丘山。”
翻譯
有人對楚考烈王說;“臣下聽說主張合縱的人想要聯合天下諸侯來朝見大王,臣下希望大王聽聽我的看法。在委屈的環境里伸張正義,在患難中奮進有所建樹,這是勇敢者義不容辭的事。預見到禍患能把它轉變為福事,控制少數能把它變成多數,這是聰明人管理事情的辦法。反反復復地變化,屈伸禍福相反不已,都在無聲無息地演進中,只有品德高尚的人能駕馭它。禍與福相通,生與死為鄰,不專一于致死,不專一于求生,就不能獲得大的名聲。沒有經過賊寇的侵犯,就不能無敵于天下。秦國拋棄道德違背天命的時間很長了,可是天下人并不知道。如今主張連橫的人巧言利舌,向上求得君主的歡心,向下加倍謀取百姓的利益,表面為公家謀劃,實際暗中私自取利,因此使得國家的政權像鴻毛一樣輕,而積累的禍患像丘山一樣高。”
作品出處
《戰國策》是西漢劉向編訂的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書并非一時,書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誰。西漢末劉向編訂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戰國策》善于述事明理,大量運用寓言、譬喻,語言生動,富于文采。雖然書中所記史實和說辭不可盡信,但其仍是研究戰國社會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