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織經察奸卷第八全文及翻譯
《羅織經·察奸卷第八》是唐代酷吏來俊臣所創作的一篇文言文。以下是羅織經察奸卷第八全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羅織經察奸卷第八全文
奸不自招,忠不自辯。奸者禍國,忠者禍身。
無智無以成奸,其智陰也。有善無以為奸,其知存也。
智不逾奸,伐之莫勝;知不至大,奸者難拒。忠奸堪易也。上所用者,奸亦為忠;上所棄者,忠亦為奸。
勢變而人非,時遷而奸異,其名難恃,惟上堪恃耳。好惡生奸也。人之敵,非奸亦奸;人之友,其奸亦忠。
道同方獲其利,道異惟受其害。奸有益,人皆可為奸;忠致禍,人難為忠。奸眾而忠寡,世之實也;言忠而惡奸,世之表也。
惟上惟己,去表求實,奸者自見矣。
羅織經察奸卷第八翻譯
奸臣不會自己招認,忠臣不能自己辯解。奸臣損害國家,忠臣損害自身。
沒有智謀不能成為奸臣,他們的智謀都是陰險的。心存良善不會成為奸臣,他們的良知沒有喪失。
智謀不超過奸臣,討伐他就不能獲勝;良知不深遠廣大,對奸臣就難以抗拒。忠臣和奸臣是可以變換的。君主任用信任的人,雖然是奸臣也被看做忠臣;君主拋棄不用的人,即使是忠臣也被視為奸臣。
時勢變了人就不同,時間變了奸臣就有分別,忠奸的名稱難以依賴,只有君主才可作為依仗。喜歡和厭惡產生奸臣。人們的敵人,不是奸臣的也被視為奸臣;人們的朋友,是奸臣的也被視為忠臣。
道義相同才能獲得利益,道義不同只有得到災害。當奸臣有好處,人們都可以成為奸臣;當忠臣招致禍患,人們就很難做忠臣了。奸臣多而忠臣少,這是世間真實的狀況;說自己是忠臣而厭惡奸臣,這是世間表面的現象。
只獻媚君主就是為了自己,去除表面探求實質,奸臣自然就會顯現出來了。
作者簡介
來俊臣(公元651—公元697年),武則天時酷吏,歷史上的十大奸臣之一。唐雍州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生性殘忍。武則天時因上書告密得官。武則天為脅制群臣、翦除異己,故縱其慘虐。來俊臣與黨羽合編《告密羅織經》1卷,作為告密誣陷的范本。每次拷問囚徒,不論輕重,皆施以酷刑,或以醋灌鼻,囚入地牢中,或盛之甕中,以火環燒之,并絕其食物。囚徒往往屈打成招,冤獄屢興。則天以重賞酬之,于是告密之徒大行其道。后因得罪武氏諸王及太平公主被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