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出處】唐·王維《山居秋暝》。
【譯注】春芳既已消歇,那么就隨其心意吧,王 孫公子自然依舊可以留在清秋的山中。《楚辭·招隱士》:“王孫歸來兮, 山中兮不可久留”。詩人反用其意: “王孫自可留”。表明詩人對山居 生活的稱心如意,對這里芳菲美景的欣賞和留戀,隱含著對污濁官場的 厭惡和潔身自好、毅然“歸隱”的決心。
【全詩】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賞析】
詩描寫了秋天山中從黃昏到夜里(不是深夜)一段時間的景物,表達了詩人對山居生活的深愛之情。首聯點地點、時令。“空山”見其廣大;本已秋季,空氣明凈,加上雨后,更是清純。如此境界,先已宜人。頷聯為寫景名句。松間月照,清泉流淌,自然景物,天然圖畫。蘇軾曾有經典名言評價王維的詩和畫:“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兩句詩就是最好的論據。王維是一個在文學、繪畫、音樂等藝術方面都稱得上精通的人,所以他能將不同的藝術技巧貫通運用。繪畫的作色明暗、層次遠近等方法自可用到寫詩上來,因為很多詩是山水的審美,山水本來就有色彩明暗、遠近層次。這兩句的“松間”是暗色,月光透進松間,清泉在松林間的石上流淌,月映更清。作者的語言描繪看似平淡,其實這正是最高深的詩最淺顯的表現。頸聯點出人氣,使空曠的山中有了生氣。姑娘們在清月照耀下洗衣歸來,嬉笑快樂之聲撒滿竹林;荷葉在晃動,原來是漁船悄然下行,一用有聲造景,一用無聲造景,有聲景美,無聲景亦美,都表現了山中的自然之美,更表現了作者的愛。于是尾聯也自然來了。山中什么都美,不只是春天春花,春朝春晨,還有秋夕秋月,秋聲秋林,四季景物都宜人,沒有理由離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