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登醫(yī)龍》和《楊寶救黃雀》原文及譯文賞析
孫登醫(yī)龍
【甲】晉魏郡亢陽①,農夫禱于龍洞,得雨,將祭謝之。孫登②見曰:“此病龍,雨安能蘇禾稼乎?如弗信,請嗅之。”水果腥穢。龍時背生大痘,聞登言,變?yōu)橐晃蹋笾危唬骸凹踩斢袌蟆!辈粩?shù)日果大雨見大石中裂開一井其水湛然。龍蓋穿此井以報也。
楊寶救黃雀
【乙】漢時弘農③楊寶,年九歲時,至華陰山北,見一黃雀為鴟鸮所搏,墜于樹下,為螻蟻所困。寶見,愍之,取歸置巾箱中,食以黃花。百余日,毛羽成,朝去,暮還。一夕三更,寶讀書未臥,有黃衣童子,向寶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萊,不慎為鴟鸮所搏。君仁愛見拯,實感盛德。”乃以白環(huán)四枚與寶曰:“令君子孫潔白④,位登三事⑤,當如此環(huán)。”[來源:學.科.網(wǎng)Z.X.X.K](選自《搜神記》)
【注釋】①亢陽:旱災。②孫登:三國時著名隱士,傳說與神人交往,有異能。③弘農:古郡名。④潔白:純潔的美德。⑤三事:即三公,指極高的官位。
【試題】
1.用“/”給甲文中畫線的文字斷句。(限斷三處)
不數(shù)日果大雨見大石中裂開一井其水湛然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萊,不慎為鴟鸮所搏。
3.上面兩篇短文中的“龍”與“黃雀”,你更欣賞哪一個?為什么?
【參考答案】
1.不數(shù)日/果大雨/見大石中裂開一井/其水湛然。
2.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出使到蓬萊去,不小心被鴟鸮擊傷。
3.示例一:我更欣賞龍,龍有愛心,雖身患重病,也為農夫降雨;龍講誠信,求治時承諾“疾痊,當有報”,后個“果大雨”;龍知恩圖報,為人著想,不僅降大雨解旱災之燃眉之急,而且穿井讓人們長久受益。
示例二:我更欣賞黃雀。黃雀知恩圖報,雖事前并未許諾,事后卻主動報恩;而且,用送玉環(huán)的方式來表達他的美好愿望;讓楊寶的子孫像玉環(huán)一樣潔白、高貴。
【參考譯文】
【甲】晉朝時魏郡大旱,農民在龍洞中祈禱,求到了雨,將要去祭祀感謝那條龍。孫登看見了說:“這是有病之龍降下的雨,哪能使莊稼復蘇呢?如果你們不相信,請聞聞這雨水。”大家一聞,雨水果然非常腥氣骯臟。這條龍當時背上生了大毒瘡,聽見孫登的話后,就變成一個老頭,求他為其治療,說:“如果我的病痊愈了,一定有報答。”沒過幾天,果學科網(wǎng)(www.zxxk.com)--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然下了大雨。人們還看見大石頭中間裂開成一口井,井里的水十分清澈。那條龍大概是打了這口井來作為對孫登的報答吧。
【乙】
楊寶是漢代弘農郡人,九歲時,楊寶在華陰山北邊,看見一只黃雀被鴟梟擊傷后墜落在樹下,一群螞蟻將受傷的黃雀圍困起來。楊寶憐憫黃雀,就把它帶回家,放置在一個小木箱里,每天用菊花來喂養(yǎng)它。過了一百多天,黃雀的傷養(yǎng)好了,羽毛也長全了,它每天早上飛出去,晚上又飛回來。有一天晚上,夜過三更,楊寶還在讀書尚未睡覺。忽然,一個穿著黃衣服的少年來向楊寶再三拜禮,他對楊寶說:“我是西天王母娘娘的使者,奉命到蓬萊仙山出使,不小心被鴟梟擊傷。承蒙您憐愛救助,非常感謝您的大恩大德。”說完,黃衣少年送給楊寶四枚白玉環(huán),并說:“讓您的子孫像這白玉一樣品行高潔,位居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