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有睹雁翔者,將援弓射之”原文及譯文賞析
“昔人有睹雁翔者,將援弓射之”出自《兄弟爭雁》
原文
昔人有睹雁翔者,將援弓射之,曰:“獲則烹。”其弟爭曰:“宜燔。”競斗而訟于社伯。社伯請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則凌空遠矣。
閱讀訓練
1、解釋加點的詞。
(1)將援引射之() (2)宜燔() (3)烹燔半焉() (4)已而索雁()
2、將下面句子譯為現代漢語。
已而索雁,則凌空遠也。
3、本文涉及幾個人物?誰的觀點正確?為什么?
參考答案
1、牽引 應當 燒 尋找
2、過了一會兒去尋找雁,而那雁已向高空飛遠。
3、三個人都不正確。因為辦事要抓住時機,不能為無為的爭論而貽誤戰機。
【注釋】
1.睹:看見。
2.援:引;拉。
3.烹:燒煮。
4.舒雁:棲息的大雁。
5.宜:合適。
6.燔(fán):烤。
7.競斗:爭吵;爭吵。
8.訟(sòng):訴訟。
9.社伯:相當于現在的村長。社,古代地區單位之一,二十五家為社。
10.已而:不久;后來。
11.索:尋找。
【翻譯】
從前,有個人看見一只正在飛翔的大雁,準備拉弓把它射下來,并說道:“一射下就煮來吃。” 弟弟表示反對,爭著說:“棲息的大雁適合煮著吃,飛鴻的大雁適合烤著吃。” 兩人一直吵到社伯那兒。社伯建議把大雁剖開,一半煮食,一半烤食。 等到兄弟兩個再次去射大雁時,大雁早就飛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