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云游紅色紀念館觀后感【四篇】
云游紅色紀念館觀后感篇1
10月25日在公路局團委的織下,我們參觀了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的“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展覽。整個展區共分為戰略轉移、開始長征,遵義會議、偉大轉折,用兵如神、突出重圍,斬關奪隘、一往無前,艱苦卓絕、理想勝天?勝利會師、抗日救國?長征精神、光耀千秋等七個部分,圖文并茂、生動記載了英勇的工農紅軍在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卓越指揮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運用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以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和所向無敵的英雄氣概,翻越陡峭險峻終年積雪的座座高山跨過激流洶涌、難以渡過的條條江河穿過沼澤密布、神秘莫測的茫茫草地沖出國民黨重兵一層又一層、一次又一次的圍追堵截,縱橫馳騁于湘鄂川黔滇等14個省,長驅6.5萬里進行重要戰役戰斗近600次終于戰勝優勢敵軍窮兇極惡的圍追堵截克服了數不清的自然界的艱難險阻并最終取得長征勝利的偉大壯舉。
至今,我仍然慶幸當初我走了進去。和所有的紀念館一樣,這里面陳列的是一些紅軍當年曾經用過的物品和走過的路線。我麻木的看著那些路線,和枯燥的文字介紹,引不起一點感覺。跟隨著人流,慢慢走到了一間介紹文物的展覽廳。紅軍當年爬雪山、過草地時穿的衣服鞋子毫不愧疚的放在晶瑩的玻璃柜里。那在我的記憶中只能是做床墊的棕,竟然就是當時的戰士的主要御寒衣物;那一雙雙遮不住腳的草鞋,竟然帶著戰士們爬過了大雪山;那今天看來太過粗硬的皮帶,竟然曾經被戰士們作為充饑的食物。紅軍長征的故事曾經聽說過無數回,可是,當我真正看到這些實物的時候,眼淚突然不受控制的涌了上來。我們的前輩,就是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為我們打下了今天的勝利。他們,短短的一生又是多么偉大的一生。七根火柴”“小紅軍”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只是,這催人淚下的故事,到今天已經越來越無法引起人們的共鳴。新一代的年輕人,不明白也不理解“以前”的人為什么會這么傻?展覽館內的老舊的步槍、電臺,令年輕人想破頭也想不通如何用它們去打仗,畢竟,和樓下軍事博物館中陳列的武器相比,它們太渺小了。為什么,曾經就有人無比相信它們,并且用它們贏得了勝利。
接下來的路程,我含著眼淚走了下來。我迷茫的目光掃過紅軍長征時走過的每一條路線,打過的每一場戰役,經歷的每一場苦難,犧牲的每一位同志,心中隱隱約約似乎能理解他們,又有些什么無法理解。說不上來,只覺得今天的我們,缺少的就是曾經的他們所擁有的。此時,我的心激揚澎湃,久久不能平靜。我想:我們生長在一個美麗、富饒的社會主義國家,有著美滿幸福的家庭,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的生活,好好學習,加強礪練,爭取成為國家有用之才,用實際行動回報革命烈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祖國多做一點貢獻,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美好、更加富強。我們在學習中難免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但比起革命先驅們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我們發揚紅軍戰士們的那種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一切困難都會迎刃而解的。我們一定要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的建設奉獻自己的畢生力量。
通過參觀,我清楚的認識到,紅軍的長征,不僅是一次杰出的軍事成就,還是一次具有深遠影響的_運動。它保證了整個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生存和發展在某種意義上紅軍長征途中的共產主義運動,實際上乃是“遷移中的共和國”,長征的艱苦,鍛煉出了人們的紀律性和獻身精神,身居領袖地位的毛澤東遂能將共產主義運動變成前進的動力,13年后就取得了全國勝利。
長征精神是我們黨之魂、軍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體現。這種精神,無論歲月如何更替條件如何變化都應發揚廣大。現在我們的國家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我們正在進行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同當年紅軍長征一樣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一樣需要發揚長征精神克服一個個艱難險阻。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僅需要加強物質文明建設還需要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而繼承和發揚紅軍長征精神正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有效措施。
長征精神是我們黨之魂、軍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體現。這種精神無論歲月如何更替條件如何變化都應發揚廣大。現在我們的國家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我們正在進行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同當年紅軍長征一樣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一樣需要發揚長征精神克服一個個艱難險阻。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僅需要加強物質文明建設還需要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而繼承和發揚紅軍長征精神正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有效措施。
云游紅色紀念館觀后感篇2
今天的旅行很緊張,很累,但沒有一般意義。上午參加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回顧了中華民族8年抗日戰爭的辛酸史。
參觀抗戰紀念館,讓我們心血澎湃,浮想聯翩。我相信每個中國人對這場艱苦優秀的抗日斗爭都有著深厚的感情,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制造了九一八事變,開始了侵略戰爭,七七事變成了日軍全面侵略,1932年2月5日東北三省全部陷落,在嚴重的民族危機面前,正如《為了抗日救國而告訴全體同胞書》所說,抗日是生的,不抗日是死的,抗日救國是所有同胞的神圣天職
我們不能不被感動,每天的歲月都很安靜,這么難來,必須讓自己的每天都有價值。以隨時可能失去的心情看待生活,滿足生活,以長遠的眼光看待很多問題,希望自己能為子孫留下有用的東西,要求自己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我所擁有的生活是前人留下的,感謝、繼承、發展是人類社會、中華民族生活不斷的命脈
關于中日關系,和平友好是主流,這種合作交流不是懦弱,而是體現了中國全球化的大局觀,我也對中日關系的發展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一定的學習,以真實的認知,看事實保持冷靜。近年來,日本右翼勢力在靖國神社、歷史教科書、慰安婦、釣魚島等問題上頻繁采取錯誤行動,這種公然挑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的行為,中國和世界人民必須高度警惕!
在展館最后,蕩氣回腸的四句話,這樣激勵來訪的每個國家的每一個人,也許我們一句話也不會經歷那樣的蕩氣轉型,但我希望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我們不會讓自己失望,也不會讓國家失望。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歷史的存在是讓我們反省過去,取長補短。縱觀中國抗日戰爭,早期國民政府采取錯誤的不抵抗方針,日軍隨意侵略,人民受到慘無人道的欺凌。x事變后,中共合作,戰爭形勢開始變化。無論何時,面對困難都不能退縮,也不能輕視。必須有計劃逐漸克服困難。進一步考慮,中國殲滅日軍150多萬人,中國軍民傷亡3500多萬人。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但中國人民付出了重大代價。為什么?其實,中日在作戰裝備上有很大的差距,抗日勝利真的是用血肉鑄造的不難。落后挨打,我們要努力發展科學技術,鞏固防衛,提高國家綜合實力,立足世界。同樣,在生活中,我們必須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立足于社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云游紅色紀念館觀后感篇3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起參觀了青島市革命烈士紀念館。
聽著講解員阿姨繪聲繪色的講著一個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故事,我被那段歷史深深地牽動著、感悟著。面對一幅幅戰斗圖畫,一張張烈士照片,一句句贊揚詩詞,一件件戰爭遺物,我的心頓時無比沉重。這些英勇就義的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美好的今天。相比之下,我們現在的生活實在太幸福了,我做為一名少先隊員,更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一習一,勇于戰勝困難,做一個勇敢的男子漢,為我們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獻出自己的力量。
我還參觀了烈士們的遺物:碾子、石磨、火鉗、鐵錘、木桶、木凳等,那粗糙的工具使我仿佛看到了革命烈士在簡陋的環境中吃飯、學一習一、戰斗的情景……
一小時的參觀很快就結束了,我帶著沉重的心情,邁著沉重的腳步一步步走出紀念館,我真想在這里多帶一會呀!我忘不了這些為祖國而犧牲的烈士們,忘不了在惡劣的環境下忘我工作的偉大英雄們,是他們給予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們給予我們今天的和諧社會,如果沒有他們,我們今天又會是怎樣的呢?我想:有時間我一定再來拜訪我們的英雄,他們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云游紅色紀念館觀后感篇4
在和平時代,我們似乎忘記了這個詞。完美安逸的生活讓我們的心里很少有激情,但是今天的參觀讓我們的血液再次沸騰。
走到烈士林園,看到了非常莊嚴的大門,x烈士林園的金黃大字,感情也開始沉重。秩序進入烈士林園,大家都很安靜,低沉的心情在醞釀,感動不能正確表現。在兩旁的墻上,充滿了后代烈士們的曾語,革命英雄、國家的支柱、獻身國家、精忠報國、拋頭流血這些詞語數不勝數。烈士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這些詞。
革命先烈的場面總是浮現在眼前。戰火硝煙中前仆后繼的士兵,在新中國建設中忘記工作的工人等,我的心深刻體驗到了這次參觀的洗滌和沖擊。那些名字刻在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輝煌的一生,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縱觀他們為國家的建立和繁榮而奮斗的壯麗生活,我深深感受到在革命先烈獻身精神的鼓舞下,我國幾代優秀的中華兒童奮斗,無私獻身,為新中國的崛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揮了巨大作用。
幾十年來,革命先烈的獻身精神深入人心,這種獻身精神體現了中華兒童的精神風貌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她是為祖國擔心,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工作有條件,無條件創造條件的艱苦奮斗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持。革命先烈的獻身精神鼓勵和激勵了幾代中國人。我們今后的道路已經有了方向,和烈士們一樣,繼續奮斗,決不放棄,決不輸,決不屈服困難,決不被自己打。
回去的路上,迎著陽光的笑容依然燦爛,再次經過高紀念碑,向烈士們致敬,獻上我們最崇高的敬意,認真地凝視著他們。
也許看著我們新世紀的大學生,他期待著我們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