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800字初中優(yōu)質(zhì)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讀后感800字初中篇一
翻開書本,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女孩的臉,很唯美。后面看到一首英文歌《whateverwillbe,willbe》因好奇我就去聽了一遍,旋律非常輕松愉快,歌詞都表現(xiàn)出了女孩對未來的憧憬和對未來的猜測,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對未來有過幻想,像歌詞里寫的一樣,長大就好,順其自然吧,我們不能預見未來,長大就好。其實心中想到未來的日子,有事會有點擔憂,又有時有點興奮。
讓我映像最深的一則是沒有丑女孩,每個女孩子都有愛美的天性,丑女孩也有她自己追求美的權利,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漂亮的女孩都會看不起丑女孩,經(jīng)常在暗地里說她的壞話。而且都不愿去接近,還會用厭惡的眼神去看,在沒有丑女孩這則中,也寫了關于作者她小時候的故事,她在小時候也特別愛美,但是她把愛美的欲望掩飾的很深,因為她聽到大人說愛漂亮的女孩都不好書,也沒有好下場,所以她把一些所有愛美的體驗統(tǒng)統(tǒng)都拋在腦后不去想。在她初中時,她們班中有一個叫曉芳在畫猿人的頭,故意說了一句話,我們班里有個北京猿人,這個人是誰她自己知道!她就是在說班上的一個女孩曉俊。想想,曉芳實在太可惡了,曉俊長得像猿人礙她什么事,每個人生下來,都不能自己選擇自己心儀的面貌,她長成這樣她自己想嗎?這都是上天注定的,改變不了。曉俊忍不住的哭了,淚水縱橫。很多人都在看她的笑話。背地很多人都在對她指指點點,曉俊確實很丑。她的外貌是可以給人取笑的,而且用來作為攻擊的武器。曉俊因為她長得丑而自卑,她長長選擇躲避,經(jīng)常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呆著,作者第一次用美形容她的時候,連她自己都感覺驚訝和興奮,因為她慢慢的走進了曉俊,看到了她的內(nèi)心世界,女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
一個叫語焉的女子,她的皮膚黝黑;單眼皮,像涂了一層膠水似的;厚嘴唇,還微微向外翻;聲音像小刀從磨砂玻璃劃過。她自己感到很自卑,進場對著鏡子,看著自己說話,還會有人喜歡我嗎因為她長的難看,所以會有很多鄰班男生嘲笑她,都罵她吉卜賽,吉卜賽是最初住在印度北部,十世紀時開始遷移,以至于流落到世界各地。他們居住在大篷車之中,靠賣藝或給人占卜等維持生計。語焉懷疑她不是她媽媽親生的,她的媽媽很漂亮,而自己這么丑。有一次在和德國商談完公事,對方夸贊她是看見過最美的中國女人。后來慢慢的變得自信,她不斷聽到別人夸贊她美得有個性。她找出了自己小時候的照片對比了一下,一點都沒變。不是自己變了,而是世界變了,人們的審美觀變了,后來她連連被人夸贊,她也微笑面對他們,重新開始的機會,是她自己給自己的。美有很多意思,外貌美,穿的美在我心中我覺得內(nèi)心美才是真的美,長得漂亮但內(nèi)心丑陋有什么用?有些人會去整容,我覺得最真實的自己才是最美的,長的丑的不需要自卑,因為來到世上是嘗遍天下的喜怒哀樂,我們應該慶幸來到這個世界。
每個人身后都有長著一對翅膀,只是你看不到。堅韌地飛吧,不要被風雨所折服;誠摯地飛吧,不要為香甜的蜜汁所陶醉!
讀后感800字初中篇二
歷史被如沙的時光悄悄掩埋,當我們再度回首時,已了無痕跡。然而,當我們真正回首聆聽和撫摸這塵封的歷史記憶時,卻總有那一串串的芳名在大漠的鳴沙中突兀、激蕩。
20世紀40年代末,在重慶歌樂山下,就有這樣一群中華民族的兒女,他們受叛賊所害,被囚禁在那里,經(jīng)受著種種苦不堪言、慘絕人寰的毒刑:皮鞭的撕咬,鮮血的飛濺,槍彈的呼嘯,是他們再熟悉不過的“樂曲”,正義與邪惡,真理和無道,種種煎熬受著殊死較量。
《紅巖》就是這樣一部描寫重慶解放前夕嚴酷的地下斗爭和獄中生活的長篇小說。它體現(xiàn)了老一輩革命家、共產(chǎn)黨人的崇高思想境界,堅定理想信念。
記得在小學時候,曾學過《紅巖》其中一篇文章《新年大聯(lián)歡》,講述的是監(jiān)獄里的政治犯被給予了特別優(yōu)待,監(jiān)獄里的人們詩興大作,卻處處諷刺了敵人,體現(xiàn)了愛黨人士視死如歸、無懼無畏的精神。
今天,我又重溫《紅巖》,發(fā)現(xiàn)每一次品味都有不一樣的感受,讀過后的激昂、讀過后對敵人的鄙視與憎恨,更讓我體會到了什么才叫堅貞、英勇,回首那段不可磨滅、血與火交織在一起的歷史,才發(fā)現(xiàn)人生價值的可貴。
從一個平凡工人成崗冒死熬夜刻鋼板印刷《挺進報》,到許云峰斗智斗勇;劉思揚出身豪門卻投身于革命,再到江姐受上級派遣到華鎣山根據(jù)地送藥品,回想過去憧憬未來,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丈夫、華鎣山縱隊政委彭松濤被敵人殺害,人頭高掛城頭,卻堅決要求到丈夫生前戰(zhàn)斗過的地方工作……
那一幕幕歷史性的生死抉擇展現(xiàn)在腦海里,感受著由平凡、渺小的生命換回永不熄滅的光華,更是我對“青春”二字有了一種觸及靈魂的醒悟——
像我們的生活在和平時代的青少年,根本沒有嘗過戰(zhàn)爭時期艱難生活情況下嚼樹根的滋味,看似平常暢談人生、理想,卻往往不知自己生命價值的所在。過去的他們,吃的是霉米飯,睡的是潮濕地,受到的是皮鞭、碳燒,現(xiàn)在的我們,吃的'大白米飯還叫哭連天,睡的是席夢思床還坐著噩夢,受的是長輩們的呵護,想想,我們的生活條件哪里比他們差?比起他們,我們都是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