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游記初三讀后感600字 地心游記讀后感600字左右模板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地心游記初三讀后感600字 地心游記讀后感600字左右篇一
本書講述了黎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書籍中,偶然發現一張羊皮紙,發現前人曾到地心探險。教授也決心作同樣的旅行。他帶著侄子和冰島向導漢恩斯,由冰島的一個火山口下降。他們途中歷經艱險,看到種種奇觀,經歷迷路、缺水、生物襲擊等種種險情。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們得到了地下海、史前人骨骸等驚世的發現。經過三個月的旅行,最后回到了地面。
在本書的第六章——“辯論”中,侄子曾提出地心內部具有高溫,但教授否認這種說法,并稱:“這是錯誤的。”結果,他們到達地心后,溫度真的沒有繼續上升!這向我們說明:古代人們的猜測是要經過證實和說明的。
距今五百年前,西方仍相信天圓地方之說。古希臘著名航海家和探險家麥哲倫就曾經向西行,環繞地球一周,證明地球是圓的。在第二十一章中,由于黎登布洛克教授的錯誤引導,使大家共同面對著缺水危機。在這關鍵時刻,教授卻把僅剩的最后一口水留給了侄子。這是一種怎樣的親情啊!在地球深處,死亡的危機無時無刻在威脅著探險者們。當侄子退縮時,教授卻愿把安全留給侄子,把危險留給自己。人的一生應該不斷地去探索,為了自己的目標去奮斗。雖然結果可能不太理想,但享受這個過程是最重要的。
地心游記初三讀后感600字 地心游記讀后感600字左右篇二
最近,科學老師給我們講了地球的結構,我對于老師講的地心很感興趣。于是,我來到西單圖書大廈尋找有關地心的書籍,就這樣,我找到了儒勒·凡爾納著的《地心游記》。
本書主要講述了德國科學家里登布洛克受阿爾納·薩克努塞姆的一封密碼信的影響,帶著他的侄兒和漢斯向導,進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險旅行。他們從冰島的一座火山口下去,沿途克服了缺水、迷路、暴風雨和雷電等艱難險阻,終于從西西里的一座火山回到了陸地上。
我從這本書中了解到了現代科學家不畏艱險、創新的優秀品質,還了解到了許多不為人知的自然奧秘。甚至我還從中知道了現代許多理論的錯誤。里登布洛克,這位德國的大科學家,大膽地質疑了許多在全世界都很權威的理論,而隨著往地心的推進,種種現象都證明了他的推測,還在地心看到了當時寫密碼信的煉金術士的留下的痕跡。
這本書也對我影響深刻,今天上科學課,老師教我們折紙飛機,我選擇了一種與老師論點不同的紙飛機,我在同學的勸阻下本想放棄。這時,我想到了里登布洛克不顧同事的勸阻,仍去地心探險,最終獲得了成功。我何不像他一樣,也創新一下呢?于是,我毅然選擇了我發明的飛機樣式。事實證明,我的飛機成功了。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偉大的科學家,而如果我具備了這些科學家的品質,我就會與我的理想更接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