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印記――讀昆明的雨有感700字_初一作文
雨一滴一滴地落下來,濺起一朵朵輕盈的水花,留下她獨有的印記。而汪曾祺這位“美的偵探”怎么會放過她們呢?
瞧,這篇《雨的四季》通過對昆明雨季中茵子、楊梅、緬桂花的描寫,向我們全方位展示了昆明的雨,結尾處的詩詞畫龍點睛,傳神地展現了作者與朋友悠然自得的情景。“我想念昆明的雨”這句話首尾呼應,且簡短而意味深長,令人回味無窮。本文表達了作者對昆明的雨的思念和喜愛之情。
昆明的雨時斷時續,無錫的雨也是連綿不斷的,淅淅瀝瀝的小雨下起來了。看,像牛毛,像花鐘,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太湖湖畔、清明橋上、惠山寶塔……每一個角落都洋溢著江南風韻,一切都因為雨而可愛起來。昆明的雨是怎樣的呢?去年暑假,我有幸來到春城昆明,正巧趕上雨季。雨一點點下下來,淅淅瀝瀝地,它們好像并不著急,慢慢從云端落下,半空中似乎掛著透明的水霧的絲簾。但你以為僅僅如此?雨后天晴,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花草樹木里的水份都到了飽和狀態,那霧水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一切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在云南旅游時,我和汪老一樣幾乎頓頓都有茵子,但云南大山里的茵子可不像我們江南水鄉的細氣。那兒的茵子肥大爽嫩,滋味一點不比肉差,甚至一個茵子可以撐起一道菜。 在汪老的文章中總會有一些民俗文化,像在這篇文章中就有舊昆明人家在家門口掛仙人掌的習俗,有些人家也用仙人掌來代替籬笆。表達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賈平凹在一首詩中這樣評價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煉成老精。”在本文中汪老加入了一些詩句,甚至自己還題詩一首:“蓮花池處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濁酒一杯天過午,木香花濕雨沉沉。”可以說他把自己的壓制展現得淋漓精致,也寫出他對昆明的雨的留戀和喜愛。
雨的印記就這樣深深刻在我的心里。我仿佛再一次來到昆明,去尋找那些被遺漏的美。
推薦閱讀:讀后感作文700字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后感寫讀后感作文1600字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后感鄉土中國讀后感3200字 鄉土中國讀后感鄉土中國讀后感1400字 鄉土中國讀后感讀后感500字 鄉土中國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