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口語語音語調的錘煉需要三個步驟
當雅思考試語言測試)于1989年登陸中國大陸時,當年全部考生57人。變化的速度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2008年全中國大陸考生人數為26萬人次。20年足夠發生很多事情。但至少有一件事情還沒有多少變化:中國學生的雅思口語分數。
可以說這是一個多少讓中國人臉上掛不住的問題。2008年中國大陸雅思考生口語部分平均分5.25分,榮幸地超越了卡塔爾考生的口語平均分,登上了全球雅思口語平均分最低的寶座。全球的最高平均分被德國考生摘走,為7.24分。實際上,卡塔爾考生的分數非常值得我們反思:其考生除了口語外的聽力、閱讀、寫作的分數均低于5分,只有口語為5.26分。而中國學生的其他幾個分項的平均分為聽力5.50分,閱讀5.70分,寫作5.12分。有趣的現象是,口語、寫作明顯低于閱讀、聽力。
如果我們一定要用一個句子來形容英語口語之于中國學生的話,恐怕應該是胸口永遠的痛。一直以來,中國的英語教學中總是在摸索中前進,尋找一線希望來解決中國孩子的英語口語問題。似乎自中國學校的課堂引入英文課以來,口語總是我們心頭的一片陰霾。
在英語培訓界中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英語口語的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化的工程。它需要結合教師、學生、教材、詞匯、句法、語音、語調、心理訓練等各方面因素。上個月我在悉尼大學的一個學生寫信告訴我,很感激我當時課堂上講的英語學習方法。當時理解不太多,但到了澳洲之后,發現這的確是與真實的學習、生活的語言需求結合在一起的。雅思口語的系統之龐大,與其在國外生活、學習所需的語言技能的實用性是密不可分的。在國外的課堂中,中國學生的口語方面比較弱,故而適應起來往往比較緩慢、曲折而痛苦。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在國內的學習中不得其法。
如果一定要剖析雅思口語學習的結構,筆者建議,其準備應當分為三個階段:
語音語調的錘煉階段。
如同小提琴手剛剛學琴時,拉空弦、拉音階都要拉上好幾個月一樣,基本功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語音語調在雅思口語中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它名列四大評分標準之一,更重要的是,一旦因為語音不清,語調不對而導致考官無法聽懂,則其他三項評分標準也就變為一紙空談。
舉例來說,中國學生常見的發音問題中,常有th音不咬舌的狀況。比如,this這個單詞念出來后,感覺像zis。雖說漢語中并沒有咬舌的聲音,但雅思考官的訓練中自然包含這方面的針對訓練,會很注意學生在這方面的欠缺。
各位都在電視節目中看過各種各樣的外國人講中文,能把音發得特別純正的是很少的,感覺很像大舌頭。那些說不太準的外國友人,雖然能讓我們理解其所說的中文,但往往讓人聽得很痛苦,很糾結,總想幫助他把下半句說完。同樣的道理,當我們帶有濃重的本土口音去到國外學習生活時,外國友人們也往往覺得,能聽懂,但溝通起來費勁。實際上,在出國以后,中國學生在對話中往往不會語音差到對方完全不能理解,但總是帶有一些口音,讓人感覺到說話不舒服。
當雅思考試語言測試)于1989年登陸中國大陸時,當年全部考生57人。變化的速度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2008年全中國大陸考生人數為26萬人次。20年足夠發生很多事情。但至少有一件事情還沒有多少變化:中國學生的雅思口語分數。
可以說這是一個多少讓中國人臉上掛不住的問題。2008年中國大陸雅思考生口語部分平均分5.25分,榮幸地超越了卡塔爾考生的口語平均分,登上了全球雅思口語平均分最低的寶座。全球的最高平均分被德國考生摘走,為7.24分。實際上,卡塔爾考生的分數非常值得我們反思:其考生除了口語外的聽力、閱讀、寫作的分數均低于5分,只有口語為5.26分。而中國學生的其他幾個分項的平均分為聽力5.50分,閱讀5.70分,寫作5.12分。有趣的現象是,口語、寫作明顯低于閱讀、聽力。
如果我們一定要用一個句子來形容英語口語之于中國學生的話,恐怕應該是胸口永遠的痛。一直以來,中國的英語教學中總是在摸索中前進,尋找一線希望來解決中國孩子的英語口語問題。似乎自中國學校的課堂引入英文課以來,口語總是我們心頭的一片陰霾。
在英語培訓界中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英語口語的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化的工程。它需要結合教師、學生、教材、詞匯、句法、語音、語調、心理訓練等各方面因素。上個月我在悉尼大學的一個學生寫信告訴我,很感激我當時課堂上講的英語學習方法。當時理解不太多,但到了澳洲之后,發現這的確是與真實的學習、生活的語言需求結合在一起的。雅思口語的系統之龐大,與其在國外生活、學習所需的語言技能的實用性是密不可分的。在國外的課堂中,中國學生的口語方面比較弱,故而適應起來往往比較緩慢、曲折而痛苦。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在國內的學習中不得其法。
如果一定要剖析雅思口語學習的結構,筆者建議,其準備應當分為三個階段:
語音語調的錘煉階段。
如同小提琴手剛剛學琴時,拉空弦、拉音階都要拉上好幾個月一樣,基本功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語音語調在雅思口語中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它名列四大評分標準之一,更重要的是,一旦因為語音不清,語調不對而導致考官無法聽懂,則其他三項評分標準也就變為一紙空談。
舉例來說,中國學生常見的發音問題中,常有th音不咬舌的狀況。比如,this這個單詞念出來后,感覺像zis。雖說漢語中并沒有咬舌的聲音,但雅思考官的訓練中自然包含這方面的針對訓練,會很注意學生在這方面的欠缺。
各位都在電視節目中看過各種各樣的外國人講中文,能把音發得特別純正的是很少的,感覺很像大舌頭。那些說不太準的外國友人,雖然能讓我們理解其所說的中文,但往往讓人聽得很痛苦,很糾結,總想幫助他把下半句說完。同樣的道理,當我們帶有濃重的本土口音去到國外學習生活時,外國友人們也往往覺得,能聽懂,但溝通起來費勁。實際上,在出國以后,中國學生在對話中往往不會語音差到對方完全不能理解,但總是帶有一些口音,讓人感覺到說話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