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出思考力:用閱讀開啟孩子的高階思維 高
013閱讀塑造大腦,也可以塑造人生
018別只用考試成績來衡量孩子的閱讀能力
023讓孩子在“心流”中閱讀,培養(yǎng)興趣才不難
028了解孩子的閱讀階段很重要
033閱讀不挑食,盡早讓孩子開始閱讀知識讀物
第二章 從閱讀到理解,
培養(yǎng)孩子的“解碼”能力 / 039
040會閱讀的孩子,大腦應該有個“百寶箱”
045如何判斷孩子讀懂了?讓他在頭腦里放一場“小電影”
051讀不懂時怎么辦?讓孩子學會邊讀邊提問
058怎樣越讀越聰明,讓孩子做一名“書籍小偵探”
065善于在閱讀中思考的孩子,也善于傾聽內(nèi)心的聲音
072篩選重要信息,是孩子讀懂“中心思想”的關(guān)鍵
078理解力強的孩子,贏在善于利用“背景知識”
第三章 從閱讀到思考,
涵養(yǎng)孩子的思考能力 / 085
086別讓“中心思想”禁錮了孩子,這只是思考的開始
091讓孩子愛上思考,從“說來聽聽”開始
096孩子是天生的評論家,鍛煉孩子的評論家體質(zhì)
102讓孩子學會思考,需要父母成為孩子的“思考同伴”
107深入思考三步驟,讓孩子成為“思考型讀者”
114給孩子七副思辨眼鏡,深入閱讀不再難
118“自我意見建立法”,孩子學得會的哈佛思考課
第四章 從閱讀到寫作,
在閱讀中汲取寫作營養(yǎng) / 123
124破譯作家的寫作密碼,讓閱讀為寫作加分
128做閱讀中的“建筑師”,破譯結(jié)構(gòu)的密碼
135做閱讀中的“小演員”,站在角色的角度閱讀
141做閱讀中的“美食家”,咀嚼細節(jié)的力量
147做閱讀中的“哲學家”,體會作者的觀點
153做閱讀中的“辯論家”,可以和作者“吵吵架”
第五章 從會讀到會寫,
讓孩子自然而然愛上寫作 / 157
158讀了很多書,依然不會寫
163讓孩子愛上寫作,先從愛上生活開始
169孩子寫作沒思路?先從“模仿”開始
176寫作語感怎么練?古詩詞來幫忙
180學不會寫作技巧怎么辦?那就讓它靠邊站
184孩子缺乏想象力?想象力并非與生俱來
191從寫作到創(chuàng)作,不要忽視自由寫作的力量
第六章 做孩子的讀寫教練,
為未來保駕護航 / 197
198創(chuàng)設讀寫環(huán)境,做一個有協(xié)助能力的大人
205屏幕時代,這樣培養(yǎng)孩子的讀寫興趣
209做孩子的讀寫教練,必須牢記的“四大心法”
前言/序言
自序
閱讀是我的第二所大學
作為一個前媒體人,我人生的前三十年,從沒想過自己會進入兒童讀寫研究這樣一個領(lǐng)域。
我為什么會被吸引到這個領(lǐng)域來,這件事是令我找到了自己的統(tǒng)一,還是自我的瓦解?畢竟,在我從小到大所樹立的所有理想中,從來不包括老師。
后來我才明白,埋伏在命運中的草蛇灰線,最終會串成一條完整的線索,冥冥中引領(lǐng)著我們走上一條必然之路,推動情節(jié)走向的一定是一個人的同一性——每個人都是一個故事。
雖然讀寫老師看似和媒體人、作者等這些身份不能直接畫上等號,但是要掌握其中的精要,習得這一項新的技能,所倚靠的學習能力,依然是背后的讀寫能力。
從媒體人轉(zhuǎn)型為讀寫教練,我不相信什么起跑線,但在我自己身上,我可以磕磕絆絆地嘗試任何新事物,都源于能夠在閱讀中學習的這項底層能力。徐冬梅老師說,閱讀是她的第二所大學。對于我來說,也是。
我想對于任何一個想要終身學習的人,通過閱讀去學習都是性價比最高又最沒有“沉沒成本”的事。
我通過閱讀系統(tǒng)掌握了這個領(lǐng)域所有的新成果、新理念、新策略、新方法,并通過寫作整合出自己的工作坊思路和體系。一邊讀,大量地進行主題式的、分析式的閱讀,一邊認真地“寫”,寫工作坊每個流程的設計,寫自己的每一次進步和反思,寫孩子們的“珍珠時刻”,最終寫出了這本書。
回望十年前離開雜志社那個有些迷茫無助的身影,我想告訴自己:嗨,不要擔心,用好你的讀寫能力,它將是你的“黑箱能力”,它會再一次帶你起飛。
“黑箱能力”的說法,來自“黑箱理論”。意思是說,世間萬事萬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所以即便不知道黑箱里面是什么,也可以通過黑箱的輸出和輸入來理解其工作的機制,以及如何運用到實際場景中。
比如我在雜志社一直從事編輯工作,對于教授讀寫,我并不了解其中的復雜理論和機制,但是通過輸入和輸出,我也可以總結(jié)出其中的規(guī)律。
而輸入和輸出,不就是閱讀和寫作嗎?
據(jù)說在未來,一個人一生將更換7~10次工作。如果這些工作跨度很大,對一個人的學習能力要求也就更高。我們通過什么渠道學習呢?書籍就是最好的老師。任何領(lǐng)域最頂尖的思想、方法一定都會記錄下來,成為文字。所以,閱讀本身就是最便捷又最深刻的學習管道。
而信息化時代,寫作已經(jīng)不僅僅是指寫作文,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輸出。無論是微博、微信、短視頻,還是直播、演講,從生活到職場,表達已然是這個時代每個人都要具備的能力。無論是口語表達,還是書面表達,背后都需要知識、見解、邏輯、思辨。閱讀和寫作早已不只是孤立的考試技能和語言技能。
時代日新月異,縱觀全世界的母語教育,發(fā)展靠前的國家,基本上早已將“閱讀”和“寫作”調(diào)整為了“讀寫素養(yǎng)”,而2022年新頒布的《義務教育方案和課程標準》中,對語文素養(yǎng)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語言的建構(gòu)和運用”“思維的發(fā)展和提升”“審美的鑒賞和創(chuàng)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傳承”。核心素養(yǎng)成為我們學習語文的重中之重。
以孩子終身讀寫素養(yǎng)的形成為目標,工作坊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好的形式。因為工作坊的模式就是師傅帶徒弟。在工作坊,我是和孩子們一樣的閱讀者和寫作者,我傳授一切閱讀和寫作的技能、策略,親自示范,細致反饋,在這樣的長期浸潤和實踐下,讓孩子們逐漸獲取能夠帶得走的終身讀寫能力。
閱讀理解是什么,在我看來,可能就是我們理解自我、理解世界、理解他人的能力,我們通過文本在逐漸建立這種能力。
寫作能力是什么,在我看來,可能就是我們解釋自我、解釋世界、解釋一切的方式,我們通過輸出文字來構(gòu)建我們自身。
無論孩子們未來從事任何一種職業(yè),這項能力都會為他們的工作帶來不可估量的助力。
所有的能力,都不是自然而然生成的,都需要系統(tǒng)地規(guī)劃、訓練。閱讀和寫作也是技能,不是知識的疊加,不是把孩子推進無休止的知識、概念中,在無休止的刷題和套路式的學習中,孩子更是不可能擁有靈活的思維能力。那種在課堂上吸收好、效率高的孩子,都是高參與度的孩子。這種參與度,不是體現(xiàn)在被動接受知識上,而是主動思考、探索,也就是說,學習的參與度,基本上決定了一個孩子能否學有所成。
在孩子小的時候,究竟什么樣的教育會影響他的一生?到底打下什么樣的思維模型,才會讓他在不如意十之八九的人生中,可以在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愿意去嘗試,而不讓生命虛擲。我能想到的,還是閱讀。美國一個讀寫項目的教師說,如果孩子們都有機會投入一種與眾不同的讀書項目,那種可以塑造人讀寫生活的項目該是多棒的事。當讀寫素養(yǎng)成為一個人必然的能力之底色、精神之底色,那么,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呢?
好的讀寫教育應該長什么樣子呢?我得出的簡單結(jié)論是:
其一,好的讀寫教育是以培養(yǎng)終身閱讀者為終極目標的。所謂“以終為始”,以這個目標逆向思考的話,好的讀寫教育就是不以眼前的功利培養(yǎng)犧牲長遠的能力培養(yǎng)。
其二,好的讀寫教育不是傳統(tǒng)的灌輸知識,更不是老師的一言堂,而是老師調(diào)整教學以滿足孩子的需求,啟發(fā)孩子的智慧。
其三,好的讀寫教育是讓孩子們感受閱讀的目的、愉悅感以及自主性,給予孩子時間和空間,讓他們以放松的姿態(tài)逐漸展現(xiàn)學習的效果。
讀寫教育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作為一個學習者和研究者,無論我自詡是一個再資深的文字工作者,在孩子們面前,我也絲毫不敢放松學習,因為我面對的是一個個即將融入世界的公民。而讀寫教育,關(guān)系著他們是否能用表達、聆聽、交談、書寫建構(gòu)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和更深刻的自我。
高莉
2023年7月21日
書籍購買點擊:《讀出思考力:用閱讀開啟孩子的高階思維》(高莉 著)-賣貝商城